高行鎮是浦東新區城市化進程最快的鎮,下轄39個居村委會,常住人口近20萬人,現有住宅小區82個,其中動遷安置老舊小區占比超過70%。這樣的小區,社區治理面臨著很大壓力:人員流動性大,群租、亂扔垃圾、違規裝修頻繁發生……這些問題如何應對?
2021年,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和《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明確的重點領域之一便是“圍繞人在社區的各類需求,打造人人與共、人人參與的數字化城市基礎單元”。2022年,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又出臺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方案進一步指向民生所向、適用精細化管理場景的社區。如何打造特色有效的智慧社區、社區如何融入城市數字化治理體系,是當下需要思考和謀劃的重要議題。
近年來,高行鎮抓住數字化轉型這個突破口,探索在動遷安置小區建設“兩全兩通型”智慧社區。“兩全”是指涵蓋智慧設施、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參與等全要素融合管理,涵蓋高行鎮全域的統一管理;“兩通”是指實現權限分級、實時更新、分類有序的內部和跨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
提高治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欣韻社區是新一代“兩全兩通型”智慧社區的典型代表。欣韻社區居委會管轄和韻、和欣兩個動遷保障房小區,總戶數2300戶。在社區建設之初,就對數字化基礎設施進行了布局,
依托“線上+線下”雙線聯絡工作模式及開發商、政府與社區合力打造的“兩全兩通型”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欣韻社區開發出多種對接源頭的智慧管理工具,如智慧安防、智慧鑰匙、智慧車庫、智慧設施等。開發商、社區與政府對小區系統的監控、道閘、門禁等一系列設施進行了一攬子接入方案,將相關設施全部接入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此后,根據接入系統的客觀條件與各級部門制定的相關規章,梳理了28項告警閉環。
平臺與區、鎮城市智能綜合管理平臺相連,自動告警、自動上報,實現精細化管理,通過群租整治、垃圾管控、車輛管控、違規裝修等28個智慧社區應用場景,實現智能安防管好“人”、智慧鑰匙管好“樓”、智能車庫管好“車”、智能設施管好“垃圾”等效果。
不同于商品房小區,欣韻社區作為拆遷安置小區,物業費較低,物業公司人員往往不夠充足,物業力量有限。在沒有使用數字平臺之前,問題的發現與分析都需要人工實現。隨著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的使用,這兩大步驟被省去,大大提高相關問題的監管效率,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提供相對優質的服務。
相比同類型動遷小區,欣韻社區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量少且群眾滿意度高,社會矛盾的減少,實現了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和治理效能的提高。
用小算力解決大問題
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結合居民實際需求,平臺對歸納總結出的28項告警閉環進行分時段、分季度的調整。在不同的時間段,社區會開啟不同的應用場景。以最大限度避免因算力不足而容易導致的判別延遲與誤報,力爭用小算力解決大問題。
在小區剛剛交付使用時,存在居民進行集中裝修的情況。社區將小區內每棟每戶的規劃圖錄入了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保安與物業可以基于規劃圖,進入涉及裝修問題的樓棟查看,如果存在違規裝修的情況,保安會將違規照片上傳到平臺,相關信息會直接報送城管部門,并由城管部門負責處罰。相比采用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之前,違規裝修情況得以第一時間告知相關部門,并得到及時治理。
在籌建之初,社區還將消防系統納入到智慧社區平臺內,實現與區縣的一網統管,建構應急閉環。智慧社區平臺貫徹源頭治理原則,設置了三四級應急機制。例如,當小區內噴淋煙感出現報警情況,平臺會將其視為“小閉環”,推送給物業,要求巡查。當小區內在同一時間點出現多個煙感同時報警的情況,平臺則會將其作為一個應急事件,首先同步到小區物業,隨后以語音電話與短信形式通報給社區書記。如果告警在短時間內被處置完畢,則實現閉環。如果一段時間內未能處理完成,相關信息則會推送到高行鎮主管部門一把手的手機上。
對積水點位的處理也是如此。只要出現積水現象,無須社區審核,相關部門會主動派遣力量前來增援。透過源頭治理機制,許多涉及居民安全的問題,都能夠通過智慧社區管理后臺進行運行管理,隱形保障居民的生活。
在與居民的互動當中逐步優化
非機動車停放,往往構成了社區治理的一大難點。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在引導居民與外來人員規范停車的同時,也在治理過程當中進行了優化。以小區外賣為例,由于送餐時間限制,外賣員往往難以時刻做到規范停車。有居民反映,平臺對臨時停車的預設時間設置不夠合理,不夠人性化。隨后,社區根據居民的要求,經過一系列會議協商溝通,將相關社區的監測時間進行了調整。
另外,源頭治理機制也有效地減少了非機動車亂停的問題。在平臺剛剛投入使用時,全社區每天報送的亂停單量在500-800之間浮動。但是平臺實施至今,隨著居民相關意識的加強和平臺識別機制的優化,單量降低到每日10個以內。針對外賣員,社區還專門為其劃定了臨時的電動車停車位。
廣場舞也是社區治理的熱點難題之一。欣韻廣場上設立了一個噪音分貝儀,并接入了智慧社區管理平臺,警示和引導居民調低音量,一旦發生矛盾和糾紛,噪音的數據管理也為調解提供了科學依據。
上述案例不僅體現了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在社區治理方面的高效,還體現了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的治理韌性:平臺實施之初,確定了28項智慧社區應用場景,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場景中的問題已經被徹底整改,另一些與小區居民生活習慣相抵觸,不夠人性化的場景被關閉,時至今日,28項應用場景已經減少到了17項。可以說,基于源頭治理原則的智慧社區數字管理平臺同時實現了有效治理與人性化管理。
多部門聯動與協同機制
系統治理不僅依賴數字平臺,還通過聯動機制整合不同部門的資源,實現協同治理。欣韻社區設立了“聯勤聯動站”,使居委會、物業、城管、公安等多部門通過智能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與協同處理,打破了傳統部門間的信息壁壘,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通過“聯勤聯動站”,當系統監測到違規行為(如裝修、亂停放等)時,會觸發自動告警系統并發送至相關部門,以確保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這種多部門協同治理不僅減少了單一部門的負擔,也有效提升了治理效率和居民滿意度。
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是提高系統治理效能的關鍵要素。過去,物業、居委會和城管的系統是分離的,處理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層層溝通。通過智慧平臺,各部門的數據得以無縫對接,打破了傳統管理中各部門“各自為政”的狀況,避免信息割裂。在智慧平臺的支持下,各部門均可實時共享數據、統一調度資源、同步處理告警信息,有效減少了溝通環節,節約了治理成本。這一機制不僅提升了社區治理的效率,還為應對復雜事件提供了保障,進一步增強了社區的系統治理能力。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和博士生)
原標題:《群租、違規裝修等痼疾如何應對?浦東新區這個鎮用上了“智慧”新武器》
欄目主編:尤莼潔 文字編輯:尤莼潔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熊易寒 吳曉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