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的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引領少先隊員從小聽黨話、跟黨走,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一項光榮且重要的任務。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要以立德樹人為育人目標,開展有組織的少先隊社會實踐活動,讓少先隊成為新時代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4月7日大理市融媒體中心?大理人民廣播電臺綜合廣播FM99.9《城市進行時》“奮斗者·正青春”系列專題訪談節目嘉賓:灣橋鎮石嶺完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胡婷婷老師,和您一起關注:培育新時代“紅孩子”,助力少年成長。
胡婷婷
灣橋鎮石嶺完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抓實政治啟蒙,傳承紅色基因
學校始終將德育放在首位,把紅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語文課上,通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經典課文,讓學生感受革命精神;音樂課教唱《義勇軍進行曲》等紅色歌曲,激發愛國熱情;美術課開展“紅色主題繪畫展”,描繪黨的光輝歷程。
同時,充分利用校園環境育人。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每月的紅色經典誦讀會、每學期的紅色研學實踐,以及每年的“優秀少先隊員”評選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紅色育人氛圍。在兒童節、建黨節等重要節日,班級組織紅色歌曲演唱和主題創作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此外,學校還深化特色主題教育活動。“六·一”兒童節開展紅色文藝主題活動,建隊日舉行“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中隊會,規范入隊儀式,提升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歸屬感。清明節,組織學生到周保中將軍紀念館緬懷先烈,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并且,借助“紅領巾愛學習”平臺,激勵隊員全面發展。
構建少先隊社會體系,拓展實踐育人
石嶺完小以相關政策為指導,從校內陣地和校外實踐兩方面開展工作。在校內,組織規范化,每年召開少代會,完善大隊委選舉機制。將少先隊活動納入校本課程,開展鼓號隊訓練和展演,建立“紅領巾成長檔案”,激發隊員的自主管理意識。
在校外,每學期開展“七彩蒼洱思政課”研學活動。如2024年春季到“陶然田社”開展“走進春天,擁抱自然”活動,秋季到“蒼海云上草原”進行“叢林探險”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開拓視野,增強意志力和抗挫力。
學校還積極開展白族文化教育活動,如三月街民族文化節和大課間霸王鞭白族舞等,讓學生感受民族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家校協作,共育全面發展青少年
為落實相關意見,推進少先隊社會化進程,學校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家校協作。定期召開家長會,展示學生成果;利用線上平臺及時溝通,傳遞科學教育理念;成立“家校共育委員會”,聘請校外輔導員,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動。
學校還組織“利劍護蕾志愿服務隊”,開展愛國主義、法律知識等教育,加強防性侵、防詐騙宣傳。注重勞動教育,組織學生參與校園和田間勞動,培養勞動意識和品質。同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化解“成長的煩惱”。
開展法治教育,增強法治意識
為提高師生法治意識,營造平安校園環境,學校開展了系列法治教育活動。邀請法治副校長和民警舉辦法律知識講座,講解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利用班隊活動開展法治教育主題活動,如觀看影片、手抄報、征文等;通過法治宣傳欄、宣傳標語和圖片,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此外,還開展“青驕課堂”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提高學生識毒、防毒、拒毒能力。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推動校園文明建設
學校結合學雷鋒日,組織學生志愿者到洱海生態廊道清理環境衛生、宣傳垃圾分類,開展“孝老愛親”活動。在校園內,組織清潔行動,參與“保護洱海·三清潔”環保行動,通過繪畫、征文書信活動宣傳環保理念,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增強社會責任感。
石嶺完小在育人工作中,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為黨培育具有家國情懷的新時代“紅孩子”,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相信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學校將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城市進行時
《城市進行時》節目時間: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關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體中心·大理人民廣播電臺綜合廣播FM99.9;
2、手機下載“蜻蜓FM收音機”“喜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聽或回聽;
3、數字電視用戶,選擇“廣播”界面,選定“蒼洱調頻”即可收聽。
我們的部分配圖、文字等來自網絡,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望告知,我們將及時刪改。
編輯:晉愷 陳絲華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