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已提交國家信訪平臺,屬于《》的第三件事。
主要訴求:
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浙江自然博物院屈服于極端動保勢力,被迫發布認錯說明一事開展調查,糾正相關錯誤,并且明示流浪貓威脅人民群眾的健康并對中國生態有害,應該按《動物防疫法》依法處置。
事實和理由:
2025年4月6日16時,浙江自然博物院(簡稱浙博)的微博賬號@浙江自然博物院微博 發布情況說明。
該說明聲稱:
4月5日下午,在浙博杭州館一樓大廳,有一位“小小志愿者”(初二年級學生)作主題為“從我做起,認識并及時上報你身邊的外來種”的研究分享。這位同學是一位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領域的愛好者。本次分享的主要內容是警入侵物種的危害,但受青少年研究視野及表達能力所限,在“科學辯識外來種與入侵物種”方面存在一些不嚴謹描述。
浙博的這個情況說明,將初二學生志愿者的分享定性為【在“科學辯識外來種與入侵物種”方面存在一些不嚴謹描述】,相當于承認該分享存在錯誤。
這個表態引發了網友的強烈不滿,在浙博的微博下評論一邊倒地力挺初二學生的科普,認為浙博屈服與極端動保分子的投訴,對浙博的表態非常失望。
著名的自然科普微博大V@開水族館的生物男(818萬粉絲)也炮轟浙博,指出學生志愿者做的科普沒有錯,但在極端動保與境外NGO的網暴圍攻后,即便網友紛紛表態支持浙博,浙博還是發布了這份讓人失望、喪失原則的情況說明。
許多大V轉發并表態:浙博的做法,是科學向不法低頭。
75萬粉絲的微博大V@拆臺CT 也諷刺浙博跪了,還拿初二學生出來獻祭。694萬粉絲的大V@蘸鹽 也轉發前者,并諷刺性地杜撰了浙博發布情況說明時的心路歷程。
有證據表明,浙博確實受到了極端動保勢力的網暴。
長期以來,受到西方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有些中國人形成了極端動保思想。
他們在網上抱團,針對政府部門處置流浪貓狗,針對公眾對寵物貓狗的反感,針對公眾為維護自身權利對涉事貓狗采取的措施,他們采取了騷擾、辱罵、開盒的網暴戰術,屢試不爽。
這次浙博受到的網暴,就是來自一名微信ID叫【多年以后】(他的微博賬號是@永遠的思念198801 )。
該網友在微博上和微信353人的【善正生命關愛群】都發布了造謠攻擊浙博的信息,并煽動網友轉發和向杭州市長熱線舉報。
其發布的信息稱:
浙博在給孩子們宣傳流浪貓的危害,浙江省本來就是青少年虐待動物的重災區(杭州學生弓弩射貓,衢州學生虐殺流浪貓小白),這種看似科學實則愚昧的科普”的將會助長浙江學生虐待戶外動物的氣焰,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實際上,關于流浪貓對生態的危害,國際和國內都有大量研究。
國內最權威的研究來自2021年南京大學李忠秋教授團隊的研究結果:每年流浪貓在中國會殺死16.1~49.5億只無脊椎類動物,16~35.8億只魚類,11.3~38.2億只兩棲類動物,14.8~43.1億只爬行類動物,26.9~55.2億只鳥類,以及36.1~98億只各種哺乳類動物。
另外,流浪貓對于社區環境和人類健康也有一定負面影響,所以《動物防疫法》第30條第3款規定:對于流浪貓應當清理處置。
因此,浙博如果確實給孩子們宣傳流浪貓的危害,這完全沒有任何錯誤,符合科學,也符合法律。反而是極端動保勢力在利用違法手段向浙博施壓,企圖達到其清除一切對流浪貓不利的聲音。
本人建議:
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浙博屈服于極端動保勢力,被迫發布認錯說明一事開展調查,糾正相關錯誤,并且明示流浪貓威脅人民群眾的健康并對中國生態有害,應該按《動物防疫法》依法處置。
同時,請浙博向杭州警方報警,讓警方打擊這些受到西方極端意識形態影響、使用違法手段達到其目標的極端動保勢力。
本投訴為國家信訪局平臺投訴件,最終處置情況請通過平臺給本人書面回復,謝謝。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