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習慣‘五個一’行動實施一年來,校園生態發生了顯著變化:學生健康指標持續向好,體質測試優良率提高5%,近視率下降3%;學風持續優化,圖書館日均入館人次增長25%,課堂抬頭率達90%以上;創新能力實現突破,學生獲省級以上技能競賽獎項同比增長30%;治理效能顯著提升,滿意度調查得分93.35。”近日,山東輕工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袁雷告訴記者。
袁雷所說的健康習慣“五個一”行動,即:吃一份健康早餐——倡導科學膳食,優化餐飲服務;參與一項運動——豐富體育課程,打造活力校園;閱讀一本好書——深化書香校園建設,涵養人文底蘊;加入一個社團——搭建實踐平臺,激發個性潛能;提一次合理化建議——暢通溝通渠道,培養責任意識。這一行動立足職業教育特點,聚焦學生終身發展需求,將健康生活方式與綜合素質培養深度融合,構建起“習慣養成+能力提升+文化浸潤”的育人新模式,助力學生以強健體魄、陽光心態和更高的綜合素養擁抱未來。
構建“習慣養成+能力提升+文化浸潤”育人模式,助力學生以強健體魄、陽光心態和更高的綜合素養擁抱未來
吃一份健康早餐:
舌尖上的健康覺醒
清晨7點的校園食堂,商務貿易系學生伊鈺浩正用“健康早餐積分卡”兌換雜糧煎餅和豆漿:“現在每天早起20分鐘,不僅能吃到營養搭配的早餐,還能為班級贏得‘活力之星’稱號。”為破解學生“早餐忽視”難題,該校聯合營養專家設計6類套餐,標注熱量與營養構成;上線“小青早餐”小程序,支持提前預訂、快速取餐;舉辦“我的早餐我設計”創意大賽,征集學生食譜200余份,其中“全麥三明治+果蔬沙拉+核桃露”組合被納入食堂常駐菜單。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學生早餐就餐率同比提升42%,上午課堂提前到位率提高28%。“吃早餐從被督促變成主動選擇,這是健康意識覺醒的重要標志。”該校學生工作處處長楊永亮說。
參與一項運動:
讓青春在汗水中綻放
“3、2、1,開跑。”每周三下午,該校文昌湖校區的彩虹跑道上,信息工程系黨總支書記房屹帶領健康跑社團的20余名學生上“燃脂健身課”。作為“五個一”運動計劃的亮點項目,學校將傳統體育課升級為“1+X”模式——1項必修課程(健身跑)搭配X項自選項目。
為激發運動熱情,學校創新激勵機制。實施數字化管理,運動手環實時記錄步數、心率,數據納入體育成績;開展賽事牽引,組織籃球聯賽、熒光夜跑等特色活動;實施場景再造,增設智能健身器材50余套。
2023級學生張龍飛說:“加入足球社后,我不僅身體結實了,還結識了跨專業的朋友,運動真正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閱讀一本好書:
以書香滋養精神世界
走進圖書館一樓的“悅讀服務大廳”,健康管理系學生劉子鈺正在“好書漂流站”交換書籍。作為“每周一書”計劃的積極參與者,她已完成《平凡的世界》《時間簡史》等12本書籍的精讀,并撰寫讀書筆記1萬余字。
該校構建“立體化”閱讀生態,通過年度資源擴容,年新增圖書2.8萬冊,開設“學習強國”閱讀區以及“健康生活”“大國工匠”“傳統文化”“紅色經典”專題書架;開展活動賦能,舉辦“21天閱讀打卡”“作家面對面”等活動,2024年“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讀書沙龍48場;鼓勵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短視頻書評、“我心中的圖書館”攝影,優秀作品通過校園公眾號展播。
據該校黨委副書記唐勛介紹,學生人均借閱量從2022年的4.3本增至2024年的6.5本,閱讀正從“任務”轉化為“需求”。
加入一個社團:
在興趣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加入跳繩社讓我找到了人生方向。”健康管理系2024級學生李永琪說,在2024年中國國際跳繩公開賽中,他奪得1枚金牌、1枚銀牌。目前,學校注冊社團達75個,涵蓋思想政治、學術科技、志愿公益、文化體育、創新創業、自律互助等領域,形成“一團一品”格局。
學校創新構建“雙導師”+“項目制”協同育人模式,全面落實《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辦法》育人要求。專業導師團隊深度融入社團發展規劃,思政導師組建立常態化指導機制,將思政教育、學科前沿與社團活動深度融合。體育類社團構建“訓—賽—研”一體化培養體系,跳繩社等8個社團在全國大學生跳繩錦標賽、省運會等賽事中斬獲10余項大獎。志愿服務類社團創新“專業+公益”模式,11個志愿服務社團打造“螺絲釘”家電維修、“青苗課堂”、直播助農、草木染非遺傳承等志愿服務品牌,年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余次,參與學生達1.2萬人次,“E農計劃”項目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獎。
提一次合理化建議:
讓校園聽見青春的聲音
“優化宿舍樓學術社區”“增配課程實訓設備”……在2024年“我為輕工獻一策”活動中,學生通過“陽光小青”平臺提交建議660條,其中89條被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機電工程系學生徐淑振提出的“改進陽光小青學生評教模塊的建議”被采納后,學生評教實效提升10%。
該校利用微信“騰訊微校”平臺建立的一站式服務平臺“陽光小青”,包括“我投訴、我建議、我咨詢、我報修、我招領”5個模塊,師生動動手指就能輕松反映問題。平臺運行4年多來,累計訪問57萬人次,收到意見建議3萬余條,日最高訪問量達3000多人次,有力推進了師生參與學校內部治理。
學校還建立“建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通過建立“預警”制度、“周報”制度和“提醒函”制度,逐步形成一站式服務、一體化推進、先一步思考、一次性解決、一辦就滿意的服務理念,把矛盾消化在學校里,把問題消化在萌芽狀態,同時鼓勵師生參與校園治理決策,推動高校內部治理現代化。
“健康習慣‘五個一’推動了五育融合,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該校黨委書記范桂君說,“學校將持續深化‘五個一’內涵,探索建立‘習慣養成檔案’,引入大數據分析個性化成長路徑,讓健康習慣成為學生走向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8日 第06版
作者: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姜興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