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作者:燕園叟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可以說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有了“人情”自然會衍生出“世故”。人情世故如標尺,丈量我們的行為準則,又如溫度計,測量我們的世態(tài)炎涼。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這一情節(jié)就是中國人情社會的一個縮影。
底層社會的人情世故
這年秋盡冬至,劉姥姥一家衣食無著。只因早年女婿狗兒的祖父和王夫人父親連宗認作侄兒這個“人情世故”,劉姥姥決定賣老臉到榮國府走一趟,以期得到王夫人的幫助。
劉姥姥來到榮國府大門,年近八旬的劉姥姥放下身段,“世故”地稱呼門人“太爺”,卻仍然遭到年輕門人的戲耍。所幸得到一個老年門人的幫助,才找到周瑞的家。小門人和劉姥姥非親非故,沒有“人情”可言。劉姥姥衣衫襤褸,一看便知來自底層社會,遭到小門人勢利的對待。勢利是世故的極端表現(xiàn),也人情社會的積弊。老門人同樣和劉姥姥非親非故,卻能主動幫助劉姥姥,這是一種脫離“人情”的“世故”,反映人間的溫暖。
周瑞家的不余遺力幫助劉姥姥,不僅因為先前周瑞和狗兒父親交好,還因為“昔年她丈夫周瑞爭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兒之力,今見劉姥姥如此而來,心中難卻其意,二則也要顯弄自己的體面?!痹?jīng)“得狗兒之力”是人情,這回“顯弄自己的體面”便是世故。
人情如禮,禮尚往來,人情亦然。人情往來是人與人互相了解和相互幫助的最簡單有效途徑,在和諧社會關系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脂硯齋評曰:“在今世,周瑞夫婦算是個懷情不忘的正人?!惫穬寒敵鯉椭苋稹盃庂I田地”,壓根沒想到有今天的回報,周瑞家的不忘情懷也是發(fā)自內心。這一來一往就是人情世故的一次良性循環(huán)。人情社會消極的一面是對無交情、無親情之人的冷漠,如小門人之輩。
像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這些陪房婆子,的確都是見人下菜碟的勢利眼,仗著主子陪房的身份,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周瑞家的固然心性乖滑,喜歡賣弄顯擺,顯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楷模,但她仍不失為一個心地向善之人。雖然周瑞家的幫助劉姥姥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顯弄自己的體面”,但她的“顯弄”主觀上并無惡意,客觀上還做了善事,無可厚非。像周瑞家的這類人現(xiàn)實生活中不在少數(shù),他們熱衷于“顯弄自己的體面”,自覺或不自覺地介入別人的事務當中。但由于他們心存善良,他們的“多管閑事”,客觀上卻是在幫助別人。這是中國底層社會常見的“世故”。
跨越階層的人情世故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劉姥姥通過女婿祖上與王夫人父親曾經(jīng)“連宗”的微弱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跨越社會階層的社交鏈條。激活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成功進入四大家族之首的賈府,得益于她對傳統(tǒng)社會世態(tài)和人性的洞察。劉姥姥諳熟人情社會的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而且能“世故”地加以利用。這種世故雖然有明顯的趨利性,但和小門人的勢利還是有本質的區(qū)別。
處于等級秩序中最底層的劉姥姥,第一步以“人情”為紐帶成功進入榮國府,之后如何與王熙鳳打交道才讓讀者見識到她的“世故”功底。劉姥姥初見王熙鳳采用的是底層民眾特有的生存策略,即身份降維,自我矮化:跪地下拜,稱王熙鳳“姑奶奶”,自稱“你侄兒”“你侄媳婦”。以自貶輩分搏取上位者的心理愉悅。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世故”,雖然情不由己,但不失為下位者特殊情形下的變通策略。若非處于等級社會金字塔的頂端,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嘲笑劉姥姥“奴顏婢膝”。
王熙鳳出現(xiàn)在劉姥姥面前時,給人的感覺十分傲慢,但一句“怎么還不請進來?”又讓人感覺她并沒有怠慢劉姥姥。接著“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周瑞家的不早說”,吩咐周瑞家的攙住劉姥姥,不讓下拜,讓座等。這一連串舉動不僅僅是禮節(jié),更是世故。劉姥姥和王家的微薄人情不足以支撐王熙鳳對劉姥姥的厚待,王熙鳳應該還有“世故”方面的考量,如籍此維護貴族體面和自己的聲譽。王熙鳳一面推說“不過借賴祖父虛名”,一面又強調“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是謙辭更是世故,不失禮節(jié),又突出了身份。劉姥姥的底層“世故”和王熙鳳的上層“世故”首次交鋒,打個平手。
得知劉姥姥的來意,王熙鳳不是直接給銀子了事,而是故意繞了個彎:“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劉姥姥喜出望外,竟冒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之類的粗鄙話來。第二回合,劉姥姥“年老失修”的世故在王熙鳳“年輕氣盛”的世故面前敗下陣來。
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劉姥姥離開周瑞家時,“要留下一塊銀子與周瑞家孩子們買果子吃”,周瑞家的執(zhí)意不肯。放在今天,劉姥姥窮大方的“世故”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周瑞家的扮豪爽的“世故”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周瑞家的穿針引線,劉姥姥最終得到王熙鳳的接濟。若干年后賈家事敗,劉姥姥救下流落煙花柳巷的王熙鳳女兒巧姐。這仍然是“人情世故”的時空演繹。
《紅樓夢》中劉姥姥初入榮國府的情節(jié),堪稱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微觀縮影。劉姥姥進榮國府的故事超越了文學范疇,堪稱理解中國人情社會的密碼本。正如曹公所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如果否認“人情”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勢必落入勢利社會的陷阱。如一味講人情,不論是非,不分善惡,又勢必會阻礙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轉型。
紅樓夢研究
微信號 : dongzhu19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