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北京市故宮角樓外,妝造體驗消費者正穿著各式服裝打卡拍照。本報記者 孔德晨攝
當“留洋大小姐”與“晚清格格”的妝容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熱潮,當故宮紅墻下的“公主”身影成為流動的風景,一種聚焦于“妝造”的消費新潮流正在城市悄然興起。
在北京王府世紀大廈,鱗次櫛比的妝造工作室構成獨特的風景線。從“穿漢服拍照”到“沉浸式扮裝”,百元級的沉浸式妝造體驗消費如何撬動背后的大市場?記者進行了探訪。
一頓火鍋錢,體驗低成本“穿越”
在北京,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走進這里之前,還是普通“素人”,從這里走出,則變成了“格格”“小主”——這就是距離故宮東華門僅500米的北京王府世紀大廈。這棟商業樓,如今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妝造體驗工廠”。
從清晨到日暮,近百家妝造工作室在此運轉,日均接待游客超萬人次。工作日的下午三點,這里仍人頭攢動,許多裝扮好的消費者來往穿梭。在大廈一樓,記者發現,甚至有商戶專門為消費者提供洗頭、卸妝服務。
王府世紀B1層的一家工作室里,25歲的北京白領林然正對鏡貼花黃?!八⒌讲┲鞔┰掳灼炫鄞髡渲轫楁湹囊曨l,立刻拉著閨蜜來復刻!”林然對記者說,“最近‘留洋大小姐’和‘晚清格格’的組合在社交平臺很火,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正適合和好友一起來體驗?!绷秩唤榻B,她選擇的188元套餐包含妝發、服裝租賃和道具。兩人帶著CCD相機鉆進胡同,互拍了一組“民國風”寫真。傍晚,她將九宮格照片發到朋友圈?!芭笥褑柺遣皇腔舜髢r錢,其實成本也就是一頓火鍋錢?!绷秩徽f。
這樣的場景在王府世紀全天上演。38歲的濟南教師張女士帶著丈夫和女兒體驗“皇家套餐”——女兒戴著小旗頭扮“小格格”,她穿皇后常服,丈夫套上繡金龍的“皇袍”,一家三口在故宮太和殿前拍攝全家福?!盎仡^率特別高。”張女士說。
國際游客也越來越多。來自越南河內的阮氏家族八口人,提前兩周預約了王府世紀三層一家工作室人均約400元的高端妝造服務。“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中國妝造視頻,特意把北京定為家庭游第一站。”她撫摸著衣襟上的牡丹紋樣感嘆,“這些服飾的工藝讓人震撼,租用8小時僅200元?!?/p>
這場“古裝妝造熱”,已悄然“燒”至全國各地。陜西省境內漢服相關企業多達2053家,在全國漢服企業總數中占比超25%。其中,西安市獨占1814家,成為全國漢服文化消費體驗“第一城”;山東省菏澤市是漢服相關企業最為集中的城市,其中曹縣已擁有漢服企業2524家,線下漢服體驗店達206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品牌孵化體系;2024年河南洛陽漢服體驗店數量激增,全年吸引520萬人次體驗漢服,帶動消費8.8億元。北京故宮、西安大唐不夜城、洛陽洛邑古城、橫店影視城等地,已成為頗有名氣的古風妝造打卡地。
產業鏈協同發展托舉妝造消費
妝造體驗消費何以這樣火?
“10年前穿漢服上街會被圍觀,如今已很尋常?!?0后大學生陳薇說。這背后有傳統文化復興的影響。隨著《國家寶藏》《唐宮夜宴》等文化節目熱播,年輕一代對傳統美學的認知從“博物館展品”轉變為“可穿戴的文化符號”?!霸诠蕦m紅墻下梳起兩把頭,在洛陽應天門披上唐制大袖衫,這些行為既是我們審美表達,也是一種文化認同。妝造體驗讓歷史從書本‘活’了過來,親身參與更能體會到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标愞闭f。
性價比也吸引了許多消費者。“不用花多少錢,每月換一次‘皮膚’,太有趣了?!庇心贻p人這樣說。王府世紀一名商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3年客單價下降18%,但復購率提升至63%,“消費者從每年拍1次2999元寫真,變為每月花299元換造型”。
抖音平臺“漢服妝造”話題播放量超300億次,小紅書相關筆記日均新增2萬篇……社交媒體讓這場“國風熱”持續擴散。深圳自由職業者佳怡分享了自己的“種草”經歷:“首頁推送許多妝造攻略。博主們連眼影配色、發髻高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想不心動都難?!彼惴ú粌H精準捕捉用戶偏好,更通過“挑戰賽”“仿妝教程”等內容,將妝造體驗塑造成“打卡項目”。許多商戶向記者透露,約70%的客流量來自社交平臺引流,“許多客人拿著平臺截圖點名要化‘同款妝’,前期做的功課都很足”。
產業鏈的成熟為“百元體驗”提供了堅實支撐。杭州漢服廠商徐建國親歷了行業巨變:“2015年做一件復原款馬面裙成本要800元,現在規?;a后壓到200元以內。”目前全國漢服生產企業快速增長,蘇州、菏澤等地形成從面料織造到配飾加工的全產業鏈集群。就連曾被視為短板的妝造培訓,也發展出標準化課程——成都“錦瑟學院”每年輸出超千名持證化妝師,學員3天即可掌握基礎發髻技法。“過去化妝師靠師徒制培養,現在產業分工細化,就像快餐店備菜,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有化妝師這樣跟記者打比方。
“產業協同讓百元體驗成為可能。”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所副所長李青說,“以‘妝造成本公式’舉例,服裝租賃成本占比從2015年52%降至2023年28%,而流量獲客成本從18%升至35%,商家把錢花在社交平臺推廣而非面料囤積,這是典型的互聯網經濟特征?!?/p>
新興市場蘊藏巨大潛力
火爆的市場也帶來激烈的競爭。
在王府世紀4樓,記者目睹兩家工作室上演“搶客大戰”:某店銷售打出廣告“妝造98元送假發片”,隔壁店家立即反擊“89元任選三套服裝”。
價格低廉,消費者自然樂見,但從業者則是心情復雜。
“行業門檻不高,近兩年大量商家涌入,進入‘卷價格’階段。”王府世紀“滿庭芳”工作室負責人蘇蘇介紹,店內妝造加服裝租賃價格是398元/位,略高于業內同行。算成本,人工是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品牌妝造店的化妝師和攝影師多為全職,且經過專業培訓,完成一套妝造需要精工細作。成本的“大頭”還包括服裝。蘇蘇介紹,店里共1000多套服裝,全是原創正版漢服。一件重工漢服購入價要1.8萬元,一拍一消毒。“好品質、好口碑是最重要的,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監管模式,行業發展面臨‘成長的煩惱’?!碧K蘇說。
以低價為招牌的企業則另有一套算法。有商家表示,消費是分層的,有人愿意花500元體驗一次,要求化妝品都是大品牌、服裝至少九成新;有人則對細節要求沒那么高,好看、衛生就行。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先要把各類消費者吸引進來,低價供給不可缺少。
數據顯示,漢服產業2023年市場規模已超144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241.8億元?!斑@一數據涵蓋整個產業鏈,包括設計、制造、銷售等,其中‘漢服妝造服務’作為產業鏈下游的重要環節,其規模與整體市場增長密切相關,正在不斷擴大?!崩钋嗾f。
“激烈的競爭會推動參與者進一步找準定位,使市場逐漸分層。”李青表示,當前妝造行業關鍵是要守住安全衛生的底線。以服裝衛生為例,多數商家采用紫外線消毒柜處理服飾,但在消毒時長、頻次方面缺乏統一標準。個別店鋪為省電,每日僅消毒1小時,這就無法達到理想殺菌效果,由此產生一些消費糾紛。她建議,可參照餐飲業“明廚亮灶”模式,要求商家直播化妝間操作流程。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服裝清洗記錄等,倒逼企業透明化運營,“這一新興消費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引導好、發展好”。(本報記者 孔德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8日第11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