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院睡眠醫學科進修感想
——在夢與醒的邊界擺渡
暮色中的黃浦江泛著粼粼波光,外灘的鐘聲穿透十月的薄霧。我站在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四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醫生辦公室的窗前,望著西下的太陽,想到即將次第亮起的燈光,恍若無數個即將被守護的夢境。半小時前,還是我來進修的第一天。暮秋的銀杏葉簌簌落在醫院中庭時,我順著指引牌來到睡眠醫學科,小心翼翼表明身份,許是看出了我的局促,李啟芳主任親自走到門口,和我握手以示對我的到來表示歡迎。溫熱的手掌,恰到好處的力量傳遞出堅定與善意,至此我開啟了學習之旅。在這個承載著生命律動的空間,在晨光里舒展成巨大的時間容器,盛滿了我與睡眠醫學科半年的晨昏。
一
秋實:在知識的密林里
李主任第一次帶我查房時,晨光正斜斜地穿過病房的玻璃窗。他俯身查看一位失眠30年患者,她同時服用5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依然睡不好,入睡困難伴早醒,日間合并嚴重的軀體癥狀,頭痛、胸悶、乏力,睡眠日記里記載的數據將她的絕望呈現得一覽無余。"睡眠醫學是片新大陸,"他輕聲說,"而麻醉醫生是最合適的探險者,因為我們最不怕的就是道阻且長。"那天下午,他送了我一本他自己寫的書,“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大家庭,看了這本書,你就算正式入門了?!?/p>
夜間CBT-I治療,李主任總是親臨現場,除了深度和失眠病友們溝通,打開他們焦慮抑郁的心結,也是時刻關注進修醫生學習成長進度。有一次,我基于傳統治療模式上設計了一個圓桌式CBT-I診療新模式,李主任對我的創新表示肯定,他說:“圓桌式診療模式,融匯了現代心神醫學的許多有效療法在內,較好地貫徹了社會、心理、生物醫學之模式。實施了心理治療的傾聽、支持、保證三原則,融合了集體治療、心理疏導、示范療法、情境療法、認知療法等精髓?!蔽覀兊南敕ú恢\而合,當晚,失眠病友們治療氛圍熱烈而友好,李主任對我豎起了大拇指,這份信任讓我想到一句話:"醫學的傳承,就是讓后來者站在前輩的肩上看得更遠。"
二
冬藏:在技術的熔爐中
第一次獨立操作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是在寒潮來襲的冬天。治療室內,監護儀上患者的心律在有節奏地滴答滴答,我在夢雅老師的注視下在超聲引導下找到星狀神經節,然后將局麻藥精準注射在神經節附近,她的手始終虛扶在設備旁,像守護著初飛的雛鳥。"記住以后每一次診療操作都要像第一次操作時那樣小心謹慎,這是對患者睡眠質量的重新定義。"她的教導讓我明白,精準不僅是技術,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開始獨立主管病人后,一位來自安徽大爺慕名而來,而我們也沒讓他失望,住院期間在成功減停安眠藥,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后我收到了來自大爺的肯定:一面大紅色的錦旗,上面鐫刻著金燦燦的字,那是第一次我和李主任的名字同時出現,自豪之情無以言表。同期我給其他進修醫生們分享了我與患者治療接觸的心得體會《話療》。匯報時,我看見夢雅老師不住地點頭。結束后,她跟我說:"你開始理解睡眠醫學的本質了。"我想起她常說:"我們在做一件與既往工作全然不同的事情,以前我們做的麻醉是讓意識泊岸,而現在我們做的睡眠是要守護整個港灣。"
三
春生:在心靈的曠野上
三月的上海飄著細雨,我的心情卻如梅雨季般潮濕。一位頑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溝通也出現了一些分歧,一度讓我陷入自我懷疑。桂老師單獨找到了我:"你工作太投入了,我很擔心你會受傷。但是受傷是從事這份工作遲早會發生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己。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謎題,具有不可復制性。"她的話讓我想起監護儀上那些起伏的波形,每個低谷后都藏著上升的轉折。
李主任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張我的治療時的照片,配文是:"年輕醫生的成長,是科室最動人的風景。普通的老師培養崇拜自己的學生,開悟的老師培養老師崇拜的學生。學生比老師厲害,青出于藍勝于藍,社會才有進步。"這條動態下,其他老師紛紛留言鼓勵。我突然明白,技術的成熟需要與心靈的成長同步,而李主任的團隊一直在默默編織這張守護的網。
四
夏至:在新生的晨光里
臨別前最后一次的病例討論會上,我分享了一個經典的病例及這半年的學習心得。當我展示一位病友的睡眠及情緒改善數據,我們幫她調整睡眠順利安全度過圍術期手術時,李主任的鋼筆在桌面上輕叩出贊許的節奏。散會后,他跟我說:"你很努力,也很用心,做睡眠,你是有天賦的,愿你在夢與醒的邊界,繼續書寫生命的詩篇。"
窗外的梧桐樹正在抽芽,新生的綠意與四月的陽光交織,恍如那些在病房度過的、見證生命律動的晨昏。我忽然懂得,這半年不僅是一次進修,更是一場蛻變——在技術精進的同時,心靈也獲得了新的維度。
此刻站在時光的岸邊回望,那些被數據、圖譜與深夜對話填滿的日子,早已在生命深處結晶成永恒的光點。我帶著上海賦予的這份禮物啟程,深知自己不僅是麻醉醫生,更是夢境的守護者。在未來的每個診療決策里,都將回響著上海四院睡眠醫學科的教誨,如同黃浦江的潮汐,永不止息。睡眠醫學科醫生既是守夜人也是擺渡者,在星辰與呼吸的間隙,編織著連接現實與夢境的銀色蛛網。這片承載過無數鼾聲與驚悸的空間,終將在我未來的每個診療決策里,持續投射著溫暖的光斑。
此文致敬恩師李啟芳教授
——浙江省臺州醫院小太陽陳敏娟醫生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是全國首創的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臨床科室,由睡眠中心領銜,專攻慢性頑固性失眠。在頑固性失眠方面采用多模式創新的睡眠療法,幫助患者減停安眠類藥物,從根本上改變錯誤的睡眠認知,從而打破失眠-焦慮-失眠的惡性循環,完全找回自主睡眠。同時還致力于皮膚病、慢性腎臟病、強制性脊柱炎等病種的探索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