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對等關稅落地,這些商品要變貴?
2025年4月,國際經貿舞臺風云突變,特朗普政府揮舞“對等關稅”大棒,對包括東大在內的眾多貿易伙伴加征關稅。東大迅速反制,宣布自4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這一舉措瞬間成為全球焦點,也引發了人們對物價的擔憂。DeepSeek基于海關數據預測,11類商品價格或將上漲。
首當其沖的是美國生產的進口車,像福特猛禽、林肯領航員等。一輛原本完稅價100萬元的美國產汽車,加征關稅后成本將飆升至134萬元。這對美系車在東大市場的競爭力無疑是沉重打擊。不過,這也給本土新能源汽車帶來機遇,比亞迪、蔚來等品牌正摩拳擦掌,準備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波音飛機及零部件也被波及。東大對美國航空器及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達50%,2024年進口額的一半來自美國。加征關稅后,波音飛機成本大幅上升,航空公司采購成本增加,機票價格或許也會隨之上漲。與此同時,國產大飛機C919和法國空客迎來發展契機,訂單量有望大幅增加。
在農產品和肉類方面,美國大豆、玉米、小麥、豬肉、牛肉等進口成本將顯著提高。以大豆為例,它是食用油和動物飼料的主要原料,成本上升會導致豆油價格波動,養豬成本增加,進而使豬肉價格上漲。雖然東大可從巴西、阿根廷等國擴大進口,但短期內供應鏈切換,價格波動難以避免。
能源與礦產領域,液化天然氣、原油等進口成本的增加,可能導致工業用氣、居民用氣價格上升,甚至影響到汽油價格。化工塑料制品也面臨壓力,基礎石化原料進口成本變高,塑料制品、藥品等價格可能上漲。
醫療設備如醫用CT等光學儀器,以及半導體設備中的高通芯片、英偉達芯片,也因關稅面臨成本上升問題,這可能傳導至終端產品價格。進口消費品更是重災區,耐克、雅詩蘭黛、蘋果等品牌的服裝、化妝品、電子消費品,價格大概率上調。
特朗普政府發起的這場關稅戰,看似是在維護美國利益,實則是損人不利己。它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讓各國經濟都受到沖擊。而東大加征對等關稅,是捍衛自身權益的正當之舉。這一系列關稅調整,也給全球企業和消費者敲響警鐘: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未來,這場關稅戰如何收場?物價又將如何變化?讓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