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2天的解放軍新一輪對臺圍島軍演,已經順利完成全部演練科目圓滿結束,但對島內的臺獨分子們來說,因這輪軍演而帶來的某些震撼余波則還在持續。
01.解放軍模擬打擊島內天然氣廠
在圍島軍演的第二日,解放軍東部戰區某遠程火箭炮部隊以冷啟動狀態出動,從營區駐地快速機動至發射陣位,對模擬臺高雄港目標進行了2車齊射,共發射16枚300毫米遠程精確制導火箭彈,無一射失全部精確命中。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遠火實彈打擊,由央視進行了全程直播,不只公開了遠火部隊從出營機動到實彈開火的過程,還一并直播了16枚火箭彈連續命中靶標的畫面。
這一方面是體現出了我軍對臺一線戰備部隊的基本功扎實、技戰術素養過硬,對于高性能技術裝備的熟練掌握與靈活運用,能夠隨時隨地“召之則戰,戰之必勝”;另一方面,本次實彈打擊的標靶也尤其值得關注,模擬的乃是臺灣最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的永安液化天然氣廠,對其中的6個大型半埋式球罐進行精確打擊。
由于解放軍本次實彈打擊6個模擬標靶的準度相當之高,火箭彈兩兩一組落下,短短十余秒內就將6個標靶全部點對點精確擊毀。由此可以斷定,這樣的打擊若是運用到實戰當中,遠火本身的威力加上天然氣殉爆,已經足夠讓整個永安液化天然氣廠飛灰湮滅,重創賴清德臺獨勢力賴以仰仗的能源命脈。
02.臺島資源稀缺,外來天然氣有著極強的不可替代性
對于臺島來說,天然氣能源本身就有著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性。因為臺島本身資源稀缺、人口密度大,2300萬人口的能源供應著實壓力不小,最終建設起了一套以外來天然氣為主的本地能源供應體系。
臺島對天然氣的依賴高到什么程度?這里只需要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天然氣發電量在臺島電網中的占比高達40%-50%,也就是說,天然氣不但負擔著島內一般的生活用火與加熱,同時還是電力系統的半壁江山,說是臺灣最重要的能源絲毫不足為過。
也正因為對天然氣的需求量如此之大,臺島平均每天都需要1艘大型LNG船輸送液化天然氣以滿足所需。只有每天不間斷地有大型LNG船進港輸送液化天然氣,臺島的能源系統才能維持基本運轉不停歇。
另一方面,盡管對天然氣的需求量如此之大、依賴度如此之高,但臺島本身對液化天然氣的存儲能力卻相當之低。在失去外部供應,且島內存儲設施全滿還不被破壞的最理想情況下,最多也只能維持7天時間。
之前幾次被解放軍施以圍島軍演的時候,渾身上下就剩嘴硬的臺獨分子們也曾叫囂過,要給島內多建天然氣存儲設施、爭取把天然氣存儲量提高到能維持14天供應的程度。
但就沖臺島現在這個“水比面多”的經濟情況,賴清德還一個勁兒地刮地皮給美國交保護費,幫著美國榨取島內民脂民膏。經濟形勢一片大爛的臺當局,實在沒那個能力拿出錢來大興基建,把自己吹下的牛加以兌現了。
在可以預見到的短期將來,臺島將一直會是這種頂破了天也就堪堪維持7天的能源儲量。對于面對重大軍事斗爭節點的解放軍來說,在“武統”發起之時第一時間封鎖海上航道,切斷外部LNG船進港卸貨的能源運輸線。
同時對島內各種天然氣儲備設施發起精確果斷的打擊,快速清空掉臺當局本就不多的能源儲備,使其短時間內便陷入到無氣可用的“斷氣”狀態,將會毫無疑問地極大有利于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進行。
03.切斷天然氣運輸線,將會毫無疑問地重創臺獨勢力
現代戰爭中,不論是通信、指揮還是作戰,均離不開可靠的電力供應,防空雷達網、自動化指揮系統、通信網等等不可或缺的軍事能力,無論哪個都是不折不扣的耗電大戶。
就臺島目前這個狀態和供電水平,甚至不用解放軍動手,臺當局自己就鬧出過軍事用電笑話。此前臺軍啟動衡山指揮所進行軍演,因為供電本就捉襟見肘,直接導致周圍居民區大片停電,引得島內民眾怨聲載道。此種情況下要是再被解放軍重點打擊能源與供電,那臺軍這所謂的“現代化戰力”必然要遭受重挫。
當然,妄想“以武拒統”的賴清德當局也還是有一些負隅頑抗計劃的,按臺媒報道,臺軍目前的演習規劃,是要派出精銳的海軍陸戰隊旅,防守諸如永安液化天然氣廠一類的重要能源設施,還指望能夠在廠區周圍與解放軍短兵相接打一場防御戰。
事實已經證明,臺獨勢力一廂情愿的“拒統”妄想純屬不切實際。一旦“武統”來臨,臺軍若真要在液化氣廠集結精銳重兵、展開布防,那倒真是好事一樁,可以給解放軍省不少事。畢竟當大量的臺獨武裝分子,與廠區廢墟一道爆破起跳、滿天亂飛之后,確確實實是能給解放軍沖灘登島的后續作戰減輕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