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言:“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人生所有的繁雜和憂愁,都是因為心被束縛了。
心藏憂愁,目觸皆風雨;心懷陽光,眼忘盡歡愉。
人這一生,活的是一個瀟灑自在,行事穩妥、修心修自己,才能在歲月的長河里開路劈山,盡享花開。
半畝心田藏心間,平蕪盡處是春山。
01
人穩,萬事皆成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穩,會讓一個人越來越強大。
做事穩妥的人,碰到艱難,是不躲避,是勇于承擔,遇到問題,是自我反思,是敢于接受。
古語有言:“臨殺勿急,穩中取勝;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東晉的王羲之,在書法上面頗有天分,但年輕時總是急于求成,一直難以更上一層樓。
直到他看到東漢書法家張芝長年累月練字的那份從容淡定,才突然意識到:
字要一筆一劃地寫,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穩中求進,才能水到渠成。
此后二十年的時間里,王羲之戒掉了急躁,每天靜心地練習書法,最終得以成為一代書法大家,更被歷代書法家推崇為“書圣”。
做事,最忌諱急于求成。一急,便亂了分寸。
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便是在告誡我們,凡事都要穩一些,慢一些,要三思而后行。
只有穩住陣腳,穩扎穩打,才會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02
心靜,百事皆順
安禪不必須山水,天得心中火自涼。
——唐·杜荀鶴《夏日題悟空上人院》
《道德經》有言:“致虛極,守靜篤。”
人生崎嶇難行,越是艱難險阻的時候,越要靜下心來,冷靜應對。
心靜萬事通,從容度余生。
在東山隱居并擔任官職的太傅謝安,常與摯友王羲之、孫興公等人共乘舟船,于海上暢游嬉戲。
某次游玩之際,海面驟起狂風,波濤洶涌。王羲之、孫興公等人皆面色大變,驚慌失措,紛紛要求立即返航。
然而,謝安卻獨自鎮定自若,面不改色。
他平靜而從容地表示:“既遇此風,便應返航。”
歸岸之后,眾人對謝安的沉穩氣度贊不絕口,無不佩服他的冷靜與鎮定,并一致認同他具備安撫朝廷、安定國家的才能。
《清靜經》中講:“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心真正的靜下來,則可以從容應對萬事,不為世間繁雜紛擾。
心靜是在這煙火人生中的一大智慧。
03
流年笑擲,未來可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喜劇之王》里,柳飄飄問: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尹天仇回答:也不是,天亮后會很美的。
是啊,長路浩浩蕩蕩,萬事皆可期待。
李白曾慷慨激昂地寫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太陽一升一落,眼睛一睜一閉,付出收獲成過眼云煙。
生命匆匆需倍加珍惜。人生無常便是人生之常,它或是幸運,或是厄運,都是從浪人間的一場邂逅。
迷霧背后或許藏著一片仙境,曠野之下或許隱匿著一處深淵。
明天對世界而言,永遠是個奇跡。
過去的篇章終究要“翻過”,才能向前看,勇敢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實現個人的更為卓越的突破與成就。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一頁向前翻,不回頭,淡然向前走。
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
行至何處,便唱響何處的歌謠。朝陽初升,盡顯生機盎然;夕陽斜下,亦不失詩意的浪漫。
忘卻歲月的痕跡,盡享生活的歡愉。
人生雖然一地雞毛少有坦途,但并不能阻止我們熱愛生活。
生活總是美好和遺憾環環相扣,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下半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凜冬散盡,星河薇明,往事堪堪亦瀾瀾;
春日正好,長樂未央,前路漫漫亦燦燦。
在這浮躁的世間,與其對抗世界,不如靜下心來去實現自己的追求。
關注詩詞天地,未來沉浸式地做自己,你也能活得瀟灑自由。
*來源:素材來自網絡綜合,編輯:拾一
更多詳情請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