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進行34%的關稅反制后,特朗普已經陷入徹底瘋狂。華盛頓時間4月7號晚上11點14分,特朗普對華發出最新威脅。關于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下圖。
川普發文 時間為4月7日 晚11點14分
筆者給大家翻譯并總結一下,主要有3點內容。
1.中國剛剛發布了34%的“報復性關稅”,而我早就警告過,如果有任何國家想用額外關稅來報復美國,那么美國將對這個國家立即征收新的、大幅提高的關稅。
2.如果中國不在明天(華盛頓時間4月8號)之前,撤回34%的報復性關稅,那么美國將會在4月9日起對中國再征收額外50%的關稅。
3.美國與中國要求的所有談判全部停止,與其他國家要求的所有談判立刻開始。
特朗普威脅中國撤回34%關稅
瘋狂,簡直太瘋狂了。按照特朗普的算法,34%的“對等關稅”再加上額外50%的關稅,美國對華關稅總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4%。更何況在這之前,2月4日和3月4日,美國已經對中國分別加征了一次10%的關稅。
換句話說,如果34%和50%的關稅落實下來。那么自川普1月份上臺以后,將對中國增加了10%+10%+34%+50%,即104%的關稅。這還不包括針對部分商品,已經征收的所謂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
外媒最新消息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另外,特朗普此次對中國的威脅還非常著急,僅給中國1天時間去考慮。這個1天是怎么算出來的?首先,特朗普說的“明天”肯定是以華盛頓時間來計算。其次,特朗普的發文時間是華盛頓時間4月7日晚11點,那么“明天前”自然是4月8日晚上12點前。考慮到12小時的時差,對應北京時間為4月9日中午12點前。
但是話說回來,34%、84%和104%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但區別不大。因為達到這幾個稅率時,幾乎就等于不讓美企再購買中國商品了。所以,別說額外加50%了,額外加200%也無所謂。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為什么川普對中國的反制如此氣急敗壞?
觀察者網消息
美國加州州長
一方面,中國的“對等反制”讓美國自亂陣腳,美國民眾在超市搶購貨品,全國多地爆發上千起、五十多萬人的反對特朗普的示威游行。另一方面,加州州長公然唱反調,說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希望各國能和加州單獨談。
然而這些都是表象,根本原因是川普必須要把中國的反制按住,否則“對等關稅”的效果將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說徹底失敗。
有說的這么嚴重嗎?當然有!
特朗普接受記者采訪
回看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是對美國所有商品加征34%的關稅。其實,這并不符合中國的一貫作風。尤其是在經貿領域中,中國的原則是能談則談,談不了再打。但打也不是全面打,而是瞄準對方的一些薄弱之處。
如美國3月份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征10%的關稅后,中方對美國的反制也主要是針對美國農產品。
這次不一樣,中國反制了美國所有商品,如此兇狠的打法前所未有。既超出了國人的預料,也超出了美國的預料。不僅如此,中方還是第一時間進行反制的國家,這也是美國萬萬沒想到的地方。
特朗普簽署文件
因為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時,美國曾經發出過威脅“如果各國不報復,那么關稅到此為止。如果各國敢報復,那么還要繼續增加關稅”。這也是川普發文的第一點中,所提及的“我早就警告過”的來源。
美國這樣的做法,像極了街頭惡霸。提著個小刀,挨家挨戶收保護費。并威脅所有人,只要不反抗,保護費就是這個數。如果敢反抗,將會增收保護費。期間,如果沒人反抗,或者零星反抗被解決了,那么保護費的事情就成了。對應到現實中,關稅的事也成了。
結果,中國上來就給美國一巴掌。這一巴掌,不僅把美國打成一片混亂,關鍵還把歐洲等美國的傳統盟友打醒了。4月7號,歐盟27國召開會議,計劃對美國“對等關稅”進行反制。
參加會議的歐洲貿易部長們
所以,相對于國內的示威游行,川普并不害怕。因為在第一個任期內,針對川普的示威游行并不少,最后都是鬧幾天就結束了。但關稅反制不一樣,會實打實的延續多年。
所以,川普著急了,一邊威脅對中國再加50%的關稅,一邊要和其他國家談判。這樣的意思很明確,美國未來只買其他國家的商品,而不買中國的商品,看你們怎么辦?
當然是該怎么辦就怎么辦,美國實在是高估自己了。
特朗普微笑揮拳畫面
現在不是2017年,而是2025年。經過8年的“貿易戰”,中國早已完成了蛻變。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3大貿易伙伴,前兩位分別是東盟和歐盟。美國不買,有的是人買。
到時候,川普該擔心的不再是34%的關稅,而是會不會有第三方國家從中國買來商品后賣到美國賺差價。所以,從中方作出34%的對等反制后,美國的所有威脅就再也沒有任何一點用處了。
延伸閱讀
萬斯:我們向中國"鄉巴佬"借錢 來購買他們制造的東西
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談及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時的粗魯用詞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批評。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6日發文諷刺道,“如果有一件事是美國副總統萬斯將要做的,那件事就是讓全世界的美國人難堪”。
萬斯在節目中說道,“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退后一步并問問自己,全球化經濟給美國帶來了什么?從根本上說,它基于兩個原則。承擔巨額債務來購買其他國家為我們制造的東西。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我們向中國‘鄉巴佬’(peasant)借錢,來購買中國‘鄉巴佬’制造的東西”。
近日,美國副總統萬斯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
根據劍橋詞典及牛津詞典的解釋,“Peasant”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帶有明確的貶低意味,包含歷史色彩和階級色彩,該詞匯往往指代的是受教育水平、收入、社會地位低下的、以種植谷物或是養殖動物為生的人群。更常見的“farmer”一詞,則是一個中性詞,不包含情感色彩。
采訪的相關片段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廣泛關注并招致大量批評。不少網友指出,萬斯的措辭不僅”粗魯”而且“無知”并建議他應到中國看看。
“這么稱呼中國人真是太無知了。顯然他需要去中國一趟”。
“說真的,2025年了,一個副總統怎么還能稱中國人為‘鄉巴佬’呢”。
也有網民諷刺道,“我懷疑萬斯是否真的明白‘peasant’是什么意思,今天已經不是1950年代了”。
也有網民指出,萬斯所謂的“‘中國鄉巴佬’正享受著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絡、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動汽車;他們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犯罪率低下,他們還擁有更實惠、更好的醫療服務以及更便宜的食品雜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