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平均每天報銷烏軍27輛裝甲車、33門火炮和113架無人機。按這個效率持續下去,到2026年秋天就能"清零"烏克蘭全部軍事力量——這串數字要是能上熱搜,估計連菜市場大媽都得掏出計算器算賬。
特別是今年前三個月高達59萬的傷亡數,相當于每天有6500名烏克蘭士兵退出戰斗。這個數字要是當真,基輔街頭恐怕早該掛滿招兵廣告了。
看看俄軍這份"豪華戰利品清單":三個月打掉10200架無人機,這相當于每天擊落113架。要知道烏克蘭最大的無人機工廠年產能也不過5000架,敢情俄軍不僅會打仗,還兼職開"無人機屠宰場"?更別說那2495輛裝甲車的戰果,北約國家這兩年給烏克蘭的裝甲車輛總數,可能都填不上這個窟窿。
不過最精彩的還是俄軍參謀部的"神機妙算":按當前速度再打17個月,就能吃掉烏克蘭最后80萬軍隊。且不說烏軍現在是否真有這么多兵力,單說這個算法就充滿黑色幽默——打仗又不是吃自助餐,難道烏軍會排著隊等俄軍來"消滅"?
眼下最真實的戰場經濟學,是俄烏雙方都在比拼"鋼鐵產量"。烏軍每月損失近千裝甲車,北約軍援根本趕不上消耗速度;俄軍每天打掉三位數的無人機,逼得烏克蘭把汽車零件都改造成航模。這場戰爭正在變成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廢鐵回收競賽",只不過埋單的是普通百姓的稅收和生命。
當人命化作統計數字,現代戰爭最荒誕的真相就此浮現:前線士兵的血肉之軀,終究敵不過后方參謀部的加減乘除。只是不知道那些被寫進報告的數字,是否還記得自己曾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