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農歷三月十二日,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五道神誕”。這個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五道將軍是東岳大帝的屬神,掌管著人們的生死與榮辱,擔負著陰間管理的大任務。這個傳統日子里,人們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五道將軍保佑自己平安順利。明天農歷三月十二,遵循“吃三樣,做一事”習俗,平安順利家興旺!
一、吃三樣
1、吃雞
農歷三月十二日是“五道神誕”,人們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五道將軍保佑自己平安順利。祭祀活動肯定少不了雞,“雞”與“吉”諧音,雞象征著大吉大利,吉祥安康,這一天吃雞也是民間傳統食俗。
食材:鮮雞、大蔥、生姜、大蒜 、生抽、老抽、蜂蜜、食鹽、料酒、大料、花椒、香葉、桂皮、干辣椒
做法:1、雞宰殺洗凈,雞屁屁剪掉,再給雞美甲剪掉。2、將雞頭向后上方反向別在雞翅后方,敲斷雞腿根部,將雙腿借力別進雞腹,雞頭塞到雞翅下。3、取一根大蔥,切兩段蔥白塞到雞腹里,添一鍋涼水,放入雞焯水,舀熱水灌到雞的腹腔去除多余血水,再把雞撈出,身上的水分控干。4、雞身上倒一些蜂蜜,用手抹勻,晾一會;再倒一些蜂蜜,抹勻,繼續晾干。5、鍋里倒一些油,放入雞,中小火慢炸,不斷往雞身上淋油,直到兩面金黃,把雞撈出到盤子里。6、選一個深鍋,加半鍋溫水,放入雞,加入香料、調料和材料,開大火燒滾開,中小火至稍燜煮一個小時,直到燒雞軟爛。7、關火后不要立即把燒雞撈出,腌一會好入味,燒雞做好了,太香了!
2、吃豆腐
豆腐是一種營養豐富又歷史悠久的食材,豆腐與“都福”諧音,吃豆腐寓意著幸福滿滿,兜住福氣!豆腐丸子就是一種常吃的美食,很多人不會做,在炸豆腐丸子的時候加入面粉或者淀粉,做出的豆腐丸子一點也不好吃。今天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做豆腐丸子不用加面粉不用加淀粉,口感好形狀好,全家都愛吃。
食材:鹵水老豆腐1塊,蔥末少許,姜末少許,鹽少許,花椒粉適量,花生油適量。
做法:1、做豆腐丸子,一定要選擇用北方的鹵水老豆腐,這種豆腐水分比較少,很適合做豆腐丸子,如果感覺買回來的鹵水豆腐水分多,可以蒸一下去掉多余的水分。2、用刀把豆腐碾碎成泥狀放入盆里,加入蔥末,姜末,花椒粉,鹽,雞精充分的拌勻。3、把豆腐泥中打入一個土雞蛋,充分拌勻,不需要加面粉和淀粉,加了面粉或者淀粉豆腐丸子會口感發硬不好吃。4、把豆腐泥團成一個一個的小丸子,全部做完放到盤子里。5、鍋中放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豆腐丸子,改成小火慢慢的煎,煎的時候,定型后用筷子輕輕的翻動,煎至豆腐丸子呈金黃色,即可出鍋。6、這樣煎出的豆腐丸子外酥里嫩超好吃,尤其最配上煎餅,更是美味無窮。
3、吃鯉魚
鯉魚在中國食俗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富貴,鯉魚也是祭祀的重要食物,寓意著年年有余,生活富裕。
食材:鯉魚,蔥,姜,花椒,鹽,大料,大蒜,醋,生抽,老抽,紅糖,黃酒,花生油。
做法:1、鯉魚宰殺,去掉內臟、魚鰓和魚鱗,清洗干凈。2、把魚的表面劃上花刀,魚身兩側劃幾刀深深的口子,把兩側的筋抽掉。3、把鯉魚放到大碗里,放適量蔥姜絲,倒1勺料酒,魚傷口里撒點鹽,腌制10分鐘。4、碗中放3大勺面粉,1勺淀粉,適量清水,攪拌一下,倒食用油進去,攪成面糊。5、鯉魚表面抹一層干淀粉,再均勻地抹一層調好的面糊。6、鍋里倒入油,油熱至七成時,兩只手彎著魚身,先把底部炸一下,再把整條魚放進鍋里,用勺子在魚身上澆熱油定型,中火炸至魚皮變金黃酥脆。7、把1勺鹽、2勺醬油、3勺白糖、4勺醋、5勺清水攪勻。8、鍋里留底油,蔥姜蒜爆香后依次倒入糖醋汁、水淀粉、明油,熬至濃稠狀關火。9、把湯汁澆在魚身上,撒適量蔥絲裝飾一下。
二、做一事:祭祀五道神
農歷三月十二日,人們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五道將軍保佑自己平安順利。民間慶祝方式因地區而異,有些地方人們會在寺廟里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燒香、貢品、禮儀等內容非常豐富;有些地方人們則會在家中為五道將軍上香、點燈祈福。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