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是受了什么刺激了,怎么突然就要干大事了?
據報道,2025年4月6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一紙命令,讓中東這個火藥桶又開始熱起來了。
路透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多家國際權威媒體證實,哈梅內伊已下令伊朗武裝部隊進入“最高戰備狀態”,所有軍事單位進入24小時警戒,地下導彈基地解除保險,空軍戰機掛彈升空巡航。
這一動作被外界解讀為伊朗對美國的“攤牌”——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極限施壓,德黑蘭不惜以戰爭回應。
不過網友們并不看好伊朗。
很多人都覺得:“伊朗是半點血性都沒有的,這回表現得強硬一點,無非就是希望美國給個墊子他好跪的舒服點。”
更有人調侃:“猜猜這回伊朗打算嗷到什么時候就和談?”
事件的導火索,要追溯到2025年3月7日。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向伊朗發出了一封措辭強硬的“最后通牒”信函,要求伊朗在兩個月內簽署新版核協議,否則將面臨“嚴重后果”——美國將聯合盟友采取“其他方式”解決問題,包括軍事打擊。
為配合這一威脅,美國國防部于2025年3月21日正式宣布將“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從東亞調往中東,以配合已在紅海部署的“杜魯門”號航母形成雙打擊群。航母編隊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及艦載機聯隊,預計耗時2-3周抵達中東(即約4月上旬到位,現在基本到了)。
不過,面對美國的“航母外交”,伊朗這回倒是硬氣十足——直接干!
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公開警告:“我們已制定擊退任何攻擊的戰略,哪怕是心理戰!”
而總統佩澤希齊揚則直接回絕了美國的談判條件,強調“絕不會在槍口下屈服”。
這種寸步不讓的姿態,讓美伊本就脆弱的外交渠道徹底斷裂。
德黑蘭的強硬表態并非偶然。
過去一個月,伊朗政壇正經歷一場針對“溫和派”的大清洗。
4月初,副總統達比里因“南極奢華旅行”丑聞被迫辭職;另一名副總統扎里夫則因子女持有美國國籍遭議會彈劾。這倆人都被外界普遍認為是“親美派”,其中扎里夫是伊朗政壇的溫和派代表人物,曾主導2015年伊核協議的談判與簽署,主張與美國對話緩和關系;而達比里則是長期主張“通過談判解除制裁”,也被視為“親美”。
這兩位官員下臺后,保守派迅速通過182票高票罷免了改革派經濟部長赫馬提,并推動立法限制總統權力。
伊朗前副總統達比里因
不少人都推測,這場權力洗牌的背后,是哈梅內伊對“抵抗軸心”路線的堅定支持。
自2024年萊希總統墜機身亡后,伊朗內部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矛盾日益公開化。如今,隨著經濟惡化(通脹率29.5%)、民眾對西方妥協路線失望,強硬派借勢崛起。
現在可以用這么一句話概括:“投降派正在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在軍事層面,伊朗的動作更顯殺機四伏。
4月6日,伊朗突然向伊拉克、科威特等六國發出外交照會,警告“任何允許美軍使用其領土攻擊伊朗的行為,都將被視為宣戰”。
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將領密集視察南部軍事基地,被西方衛星拍到地下導彈庫開啟,恐怕現在數以千計的“法塔赫”彈道導彈已經進入了發射陣位。
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朗對迭戈加西亞基地的威脅。這座印度洋上的美英聯合基地,近期進駐了6架B-2轟炸機,距離伊朗可沒多遠。伊朗軍方明確表示,一旦該基地起飛戰機攻擊伊朗,將視同英國參戰,“打擊目標不會區分美軍和英軍”。
這種“捆綁打擊”策略,顯然是要拉高美國的戰爭成本。
不過,當前局勢的本質,是美伊戰略耐心的終極比拼。
對特朗普而言,兩個月期限(2025年5月7日)既是為選舉造勢,也是賭伊朗不敢真打——畢竟美軍在中東部署了雙航母、隱身戰機、反導系統三重威懾。
但對哈梅內伊來說,妥協意味著神權體制的崩潰。2018年制裁導致里亞爾貶值80%的慘痛教訓,讓德黑蘭寧愿“用導彈換尊嚴”。
更危險的是地區連鎖反應。
沙特、卡塔爾等國已私下向伊朗保證“不會為美軍提供基地”,但以色列始終是最大變數。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多次揚言要單獨空襲伊朗核設施,這對于當今中東局勢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而特朗普的無腦偏袒立場,更是可能會讓局部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機會之窗正在關閉,任何誤判都可能點燃整個中東。”
站在2025年4月的關口,伊朗的選擇看似瘋狂,實則有著冷酷的現實邏輯。
西方的經濟制裁確實把伊朗民眾壓得喘不過氣來了,普通民眾月收入甚至不足100美元。當議會選舉淪為派系斗爭工具時,對外展示強硬就成了凝聚共識的最后手段。
不過美國方面也不好過——打,可能重蹈阿富汗覆轍;不打,超級大國威信掃地。
所以,這場博弈中沒有贏家,只有幸存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