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菲律賓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民眾的不滿情緒愈發強烈。
據外媒3月31日的報道,2025年3月菲律賓饑餓率飆升至27.2%,部分地區甚至突破28%,而總統小馬科斯卻頂著國內的重重壓力,向美國支付巨額軍費采購F-16戰機。
這一政策選擇不僅招致民眾的強烈抗議,也引發了關于政府治理能力和外交優先級的廣泛討論。
民生困境:饑餓率高企,抗議活動頻發
菲律賓當前的經濟困局可謂觸目驚心。
根據民意調查,饑餓率已達到疫情峰值水平,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庭無法滿足基本的溫飽需求。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讓基本生活品價格持續上漲,許多底層民眾的生活陷入困境。
然而,面對這些問題,小馬科斯政府的應對措施顯得蒼白無力。
各民間社會團體向總統馬科斯提交了請愿,希望推翻輕軌漲價這一決定。
然而,政府新聞官卻表示對輕軌漲價“無能為力”,稱其源于合同條款規定。
這一表態進一步激化了民怨,使政府的公信力遭受重創。
軍費優先:55.8億美元的保護費引爭議
在饑餓危機和民生壓力下,小馬科斯政府仍選擇斥資55.8億美元購買美國的F-16戰機。
這筆費用相當于菲律賓全年軍費支出,對菲律賓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2025年菲律賓國防預算達3151億比索(約54億美元),已經較去年增長745億比索,而這筆軍費的主要用途并非解決國內問題,而是集中在軍事裝備升級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空軍的技術儲備可能難以駕馭如此先進的戰機。
自2005年退役二手F-5戰機后,菲律賓空軍直到2015年才重新獲得噴氣式戰機,但僅限于性能較低的教練機。
軍事專家分析,菲律賓不僅缺乏操作F-16的技術實力,還需承擔高額的訓練、維護和運營費用,最終可能難以充分發揮這些戰機的作用。
這一政策選擇被外界解讀為菲律賓試圖強化與美國的軍事聯盟,在南海問題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立場支持。
政治分裂加劇:信任度暴跌與社會矛盾升級
小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在多方夾擊下遭遇滑鐵盧。
據Publicus Asia的民調顯示,總統信任度從此前的23%暴跌至14%,而不信任度攀升至6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信任度支持率,從31%上升至39%,她成為菲律賓高層中唯一支持率上升的領導人。
此外,政治分裂進一步加劇。
小馬科斯政府對前總統杜特爾特展開司法追訴,試圖清算其執政期的爭議問題。
然而,這一舉措不僅引發杜特爾特家族支持者的強烈不滿,還導致多地爆發聲援抗議活動,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矛盾。
支持杜特爾特的群體認為馬科斯正在試圖打壓政治對手,而這一操作也讓現任總統陷入更大的信任危機。
外交壓力與南海博弈:菲律賓面臨兩難選擇
在外交層面,小馬科斯政府選擇向美國靠攏,并通過采購F-16戰機加強軍事合作。
這一舉動顯然是為了在南海問題上尋求美國的支持。
但這種過度依賴美國的外交策略可能導致菲律賓陷入兩難局面。
一方面,美國的軍事援助提高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中的籌碼;另一方面,這種單邊倒向可能刺激中國的反應,進一步惡化地區局勢。
與菲律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和印尼,它們在南海問題上采取了更加審慎的外交政策。
菲律賓的政策選擇不僅可能使自身陷入地緣沖突的前沿陣地,更可能導致國內經濟和民生問題進一步被忽視。
結語
菲律賓當前的困境是復雜且多重交織的。
饑餓率急劇上升、物價飛漲讓民眾的生活苦不堪言,而政府卻選擇優先支付巨額軍費購買美國戰機,直接犧牲了有限的財政資源。
一系列政策失誤不僅暴露了小馬科斯政府的治理短板,也加劇了社會分裂與政治危機。
面對國內的強烈抗議和國際的外交壓力,小馬科斯政府必須重新審視政策優先級,平衡民生與國防之間的資源分配。
在南海問題上,采取更為審慎且平衡的外交策略或許是解決困境的必要一步。
否則,無論是經濟困境還是政治挑戰,都可能讓菲律賓陷入更深的危機。
參考資料
聯合早報:菲國安委:采購美國戰機非為損害他國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