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張偉)《黃帝內經》日“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生夏長,春屬木,春天萬物復蘇、草木萌發,正是調臟腑、補氣血、促生長的絕佳時機。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四肢”,兒童的生長發育依賴于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全身。那么,如何把握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寶雞市中醫醫院陳倉劉氏兒科“十八般武藝”來幫忙!
該院陳倉劉氏兒科學術流派本著“以孩子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傳承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采用辯體質-辯病-辯證診療模式,特推出“健脾助長益智”、中醫艾灸足浴等內外合治多元化的個體化的助長方案,通過全方位調理脾胃的方法,無痛、便捷、安全,調和脾胃、補益肝腎,扶陽益氣,促進營養吸收與骨骼生長,助力孩子“躥個兒”!
健脾助長益智膏:
健脾助長益智膏是在該院陳倉劉氏兒科學術流派創始人——名老中醫劉云山主任醫師專為小兒脾虛厭食創制的經驗方“益壽湯”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小兒膏方主張調補,用藥以平為貴,本膏適用于小兒脾虛厭食癥、營養發育不良、感染后脾虛綜合癥、反復呼吸道感染恢復期等,按療程服用后可達到脾胃健而食增,積滯消,氣血足,健腦益智,補充微量元素及纖維素,増強抵抗力的滿意效果,經過數十年陳倉劉氏兒科傳承團隊臨床驗證,效宏力著。
扶陽助長貼:
科學配伍道地中藥材,在特定時間貼敷于特定穴位上,通過藥物的持續刺激、滲透、吸收等作用,不僅可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脾胃、改善睡眠質量,還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促進骨骼與肌肉的發育。
培元助長足浴:
足部為百穴之會,通過刺激足部穴位,利用中藥的有效成分,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可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質量,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小兒捏脊:
捏脊能夠升提一身之元陽之氣,元陽之氣根于腎,腎主骨生髓,能夠強腎壯骨;同時能夠起到調和臟腑,平衡陰陽,行氣活血,健脾胃,助消化,促代謝的作用。脾胃強了,胃口好了,吸收好了,氣血足了,孩子自然就會長高長壯。
撫陽灸:
灸作為中醫艾灸療法的一種,主要通過溫補陽氣、調節臟腑功能來改善體質,從而間接助力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主要針對陽虛體質,通過補充陽氣改善基礎代謝,為生長發育提供能量支持;刺激特定穴位可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營養吸收;同時調節腎氣,促進骨骼生長。
耳穴壓豆:
《內經》中記載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為全身經絡分布最密的地方。臨床中,科室用王不留行子在耳穴表面貼壓并對相關穴位進行指壓與按摩,調節脾胃功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改善睡眠,促進骨骼肌肉生長。
刺四縫:
四縫穴是經外奇穴,刺四縫可調節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讓兒童能更好地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為生長發育提供物質基礎。
適用人群:
1、因厭食、挑食等脾胃問題導致的身高體重增長緩慢者;
2、脾胃虛弱,有營養不良、挑食偏食、積食等癥狀者;
3、免疫力低下,反復呼吸道感染者,體虛易感多汗者。
總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受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復雜過程。除了采用上述的中醫療法外,合理膳食補充營養,適度運動增強體質,充足的睡眠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同樣是孩子生長的必備條件。中醫療法綠色健康、無毒副作用,孩子配合度高,更受廣大家長的青睞,歡迎各位有需要的家長朋友前來就診咨詢。
咨詢就診地點:兒科中醫治療室(1、東院區兒科門診一樓 105 室;2、西關院區門診二樓203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