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雷克薩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底價13.5億元競得上海市金山區112萬㎡工業用地。
該地塊準入產業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鋰離子電池及其他電池制造,容積率2.0,計容面積達225.5萬㎡,樓面價僅600元/㎡!
這個投資超142億的超級工廠,將同時生產純電動車和鋰電池,直接對標40公里外的特斯拉臨港工廠!
不得不說,金山的“野心”很大!
金山的“新能源汽車野心”
其實,早在2月5日,金山官方就宣布,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計劃于2027年投產。
豐田雷克薩斯獨資建造的純電基地預計年產10萬輛,投資額達50億元!
金山區政府為了拿下豐田,給到了足夠多的誠意。
- 一方面是,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黃金十條》,對動力電池研發企業給予30%固定資產投資補貼,外資項目額外享受5%稅收返還,并為豐田配套建設專用儲能電站。
- 另一方面是,以600元/㎡的超低樓面價,給到了豐田建廠。
所以,金山最終才得以成功拿下豐田。
就像臨港當初為了爭取特斯拉,也給了極大的優惠。
- 一是當初特斯拉拿下臨港86萬㎡的土地只花了不到10億,折合下來每平米單價僅1千多元,幾乎是半買半相送
- 二是通過政策創新突破瓶頸,比如臨港新片區實施的"白名單"制度:允許外資企業100%獨資進入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這種政策性突破意義很大。
- 所以,特斯拉兩大超級工廠才得以順利落地臨港。
即便是上海,也有“產業焦慮”
上海這個曾連續二十多年穩居全國工業榜首的城市,在近年來先后被深圳、蘇州超越。
2024年汽車產量180.75萬輛的低迷表現,更凸顯出傳統支柱產業的疲軟。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海面臨的競爭尤為激烈。
盡管擁有上汽集團等本土巨頭,但深圳憑借著比亞迪迅猛的增長態勢,2024年產銷突破300萬輛,問鼎"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這種產業格局的變化,迫使上海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所以,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正在通過引入世界級超級工廠重構產業布局,展現出重返制造業巔峰的雄心。
引入“超級工廠”,實現產業突圍
面對制造業轉型壓力,上海祭出了"超級工廠"組合拳!
1)臨港特斯拉
2月11日,特斯拉在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舉行投產儀式,首臺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Megapack下線。
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的投產,標志著臨港從"新能源汽車之都"向"能源革命先鋒"升級。
這座規劃年產1萬臺儲能系統的超級工廠,直接帶動儲能產業鏈發展,并將特斯拉全球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本土化。
據統計,特斯拉上海基地已帶動360家本土供應商發展,形成7000億元產業鏈訂單!
2)金山豐田
豐田雷克薩斯項目的選址頗具深意。
金山工業區規劃的113公頃用地,鄰近高鐵金山園區站,具備長三角聯動優勢。
現在,這個百億級項目不僅能給金山將帶來1000個就業崗位,更重要的是推動金山從“傳統化工基地”向“新能源汽車基地”轉型。
參照嘉定(汽車產業貢獻70%GDP)和臨港(智能汽車產值破3000億)的經驗,未來金山有望形成第三個汽車產業集群。
豐田也成為繼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獨資建廠的外資汽車企業。
總的來說,隨著豐田、特斯拉相繼落地上海,這不僅是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戰略選擇,更是上海打響"制造業保衛戰"的標志性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