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保時捷高層透露,有意在電池、ADAS、互聯、娛樂系統這幾大方向上與合適的中國本土供應商合作。如今,保時捷已經確定了高級輔助駕駛(ADAS)的一些合作方。
文|魯彥博
冒詩陽
汽車像素(ID:autopix)原創
我們獨家了解到,保時捷已經與地平線在智能駕駛的研發上展開合作。
對于這一消息,保時捷沒有正面回應我們的求證。一位接近保時捷的人士告訴我們,預計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或之后,保時捷可能會釋放一些相關業務上的新消息。
保時捷一直在中國尋找智能駕駛供應商。此前,奧迪將中國市場多款未上市新車的智能駕駛交給了華為乾崑,其中包括 A6L e-tron、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 三款車,它們基于大眾的 PPE 平臺開發,與保時捷 Macan EV 同平臺。外界因此推測,保時捷可能會在中國本土的智能駕駛方案上與奧迪做出相似選擇。
確定合作之前,保時捷與地平線也有一定淵源。2023 年大眾汽車通過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 與地平線成立了合資公司酷睿程 (CARIZON) ,通過 CARIAD,酷睿程深度參與了大眾在中國未來車型的軟件開發,而 CARIAD 此前也曾是保時捷最重要的智能化方案提供者。
4 月 7 日,大眾汽車集團與地平線宣布會基于地平線全場景智能駕駛方案 HSD(Horizon SuperDrive?),在高階智駕領域展開進一步合作。HSD 是地平線主推的高階智駕方案,該方案在硬件上搭載了地平線的征程 6P 芯片,單顆算力 560TOPS;軟件層是基于 VLA 大模型,這一點與類似于理想、極氪、元戎啟行等的方案類似。
超豪華品牌中,保時捷在高階智能駕駛上的態度尤為積極。2023 年 5 月,保時捷與自動駕駛公司 Mobileye 達成合作,雙方共同開發量產的 ADAS 高級輔助駕駛方案。保時捷計劃在其未來車型中引入 Mobileye 的 SuperVision?技術平臺,該平臺支持車輛在多車道道路上自主變道、自動超車以及在特定道路上脫手駕駛。雙方的合作中,保時捷負責系統集成,Mobileye 負責技術平臺。
Mobileye 是一家總部位于以色列的智能駕駛公司,早些年,該公司也曾是中國智能駕駛領域的一枝獨秀,獲得了國內包括蔚來、吉利、長城、一汽、上汽、東風等在內,多數主流車企的合作意向。但由于種種復雜原因,Mobileye 沒有能跟上中國市場的競爭節奏,甚至拖累了一些最緊密的合作方,比如曾與 Mobileye 深度合作的極氪等。
如今,雖然 Mobileye 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大量的汽車客戶,但中國本土的智能駕駛競爭卻是另外一番天地。一些原本與 Mobileye 溝通緊密的中國車企,紛紛選擇自研,或找尋本土供應商。
保時捷同樣需要對中國市場的競爭訴求有所回應。2022 年及之前,中國市場曾連續 8 年是保時捷的最大單一市場,當年銷量 9.32 萬輛,同期保時捷的全球銷量是 31 萬輛。2024 年保時捷的年銷量還是約 31 萬輛,但在中國市場的全年交付量降到了 5.69 萬輛。
保時捷將全球劃分成了五大銷售區域,包括德國、北美、中國、歐洲(除德國)、海外及新興市場。根據保時捷 2024 年財報,五大銷售區域中的四個均在去年創下歷史新高。對比之下,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保時捷唯一下滑的銷售區域,因而格外受關注。
▍保時捷五大區銷量占比
2024 年保時捷凈利潤為 35.95 億歐元,同比上一年下跌了 30.3%。總結原因,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認為,中國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調整,這一趨勢具有長期性,“出現了很多競爭者,都擁擠在純電賽道上。”
保時捷的首款全新純電車 Taycan,曾是中國超豪華純電車市場中的銷冠,但到了去年,保時捷推出第二款純電新車 Macan EV 時,市場關注度已然不再。
與 Taycan 時代相比,保時捷在純電車的駕控等硬件層面仍然獨具特色,顯著落后的是智能化。從 Taycan 到 Macan EV,保時捷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沒有代際性的提升。
2022 年保時捷曾宣布,計劃到 2030 年新車銷量中純電動車的比例達到 80% 以上。兩年前定下的目標,奧博穆明確表示 “已經不現實”。但電動化仍然是長期命題,保時捷一面改變產品策略,短期內加大對燃油車和插混車的側重,一面做長遠的布局。
保時捷稱將于 2025 年啟動全面戰略調整,計劃追加 8 億歐元投資,重點用于調整業務規模、優化產品組合及支持軟件與電池技術的研發,確保電動化、多元化轉型穩步推進。
2023 年底,前奔馳 CTO Sajjad Khan 進入了保時捷的董事會,負責保時捷的智能車輛信息娛樂系統、車載操作系統及智能駕駛等。從那時起,保時捷投資包括美國自動駕駛公司 Applied Intuition 在內的多個公司。
2024 年上半年,保時捷在國內與多個參與者共同成立了中金保時捷基金,保時捷是最大股東。今年 3 月 12 日,就在保時捷公布去年財報的幾乎同一天,中金保時捷基金宣布完成國內首筆投資,參投了智能駕駛系統供應商智駕大陸的天使輪融資。
與此同時,保時捷還擴建了中國的智能化研發團隊,配合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在內的多項業務。其中在智能座艙領域,該自研團隊的職能從測試、集成等單一項目,提升為具備一定獨立研發能力。
有接近該團隊的人告訴我們,一些本土團隊在開發的功能,未來有機會供應保時捷全球。
本文為汽車像素(autopix)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