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出險房企”碧桂園債務重組再有好消息。
4月7日最新消息,碧桂園旗下至少8只境內債券調整兌付方案的議案已獲債權人通過。涉及債券包括“H16碧園05、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等,本金總額達124.17億元。
這是碧桂園此前宣布,8只境內債停牌的后續動作。
再次展期
早于3月14日,碧桂園旗下碧桂園地產及騰越建筑就公告稱,因擬于近期與投資者協商新的償付方案,“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H16騰越2”將自2025年3月17日開市起停牌。
在停牌消息出街后不久,就有市場消息稱,債券“16碧園05”尋求將本月(即3月份)應償付的部分,再分期推遲6個月至2025年9月。
目前,相信是“16碧園05”展期獲得通過,其余幾只債券迅速跟進。
事實上,2023年9月,碧桂園就曾一口氣推動9只,涉及金額近150億元的境內債展期獲得通過。當時也是“16碧園05”債券打頭陣。
據報道,當時正是“16碧園05”在經歷了兩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投票后,成為 碧桂園首筆獲展期通過的債券。
隨后9月12日,包括“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在內的7只債券跟進談判,相繼獲得展期通過。
最后是9月18日,最后一筆債券“H16騰越2”展期方案獲得了債權人的首肯。
碧桂園境內債最新這次展期,應也遵循了相同的路徑。
按照流傳的最新方案,H16碧園05和H1碧地01原定于2025年3月兌付10%的本金,新方案中分期款項展期至9月支付。其余債券則是給予相關債券本息兌付連續60個交易日的寬限期。
另外,碧桂園此次計劃調整方案的債券其實合計9只,本金額約135.17億元人民幣。因此,或還有一只債券仍處于談判階段。
重組待落地
8只境內債兌付展期成功,碧桂園換取了2-6個月的喘息空間。而對債權人來說,目前可能除了同意展期,也并沒有太好的辦法。
畢竟展期屬于“治標不治本”,債務整體重組方案對于債務雙方來說,是更重要的議題。
年初,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在2025年度工作會議上,就透露該公司2025年的重點工作:上半年以保交房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體并重,為2026年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做好準備。“保主體”則與債務重組相關。
目前來說,境內方面,碧桂園現時擁有境內存續債券合計16只,余額為205.34億元。除目前展期的8只之外,還有“H1碧地02、碧RE1優、23碧桂園MTN002、23碧桂園MTN001、22碧桂園MTN001、22碧桂園MTN002、20碧華B1、20碧華A1”等債券。
如上所述,其中部分債券進行了相應的展期,以為公開債券重組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時間。
境外方面,情況相對復雜。碧桂園是于2023年6月開始籌劃境外債務重組。后續,債務雙方陷入長時間拉鋸戰。而最重要的債務重組初步方案在2024年底才終于向債權人提交,并直至2025年1月才得到公開披露。
在此期間,2024年2月27日,碧桂園收到建滔集團旗下永恒信貸有限公司Ever Credit Limited的清盤呈請,事關雙方一筆本金約16億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貸款及應計利息。
這項清盤呈請聆訊經過多次延遲之后,此前被延期至2025年1月20日。
碧桂園正是趕在1月20日清盤呈請于香港高等法院正式提訊之前,于1月9日公布了境外債重組正式方案。
方案顯示,碧桂園確切的有息境外債務總額(不包括應計利息)約164億美元,包括現有債券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03億美元,現有銀團貸款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36億美元,股東貸款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1億美元及其他有擔保及無擔保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4億美元。
而方案分為現金回購、存粹股權化、強制可轉債與新債務工具(票據或貸款融資)組合,以及兩種形式的新債務工具,共5個選項。
按照碧桂園的說法,若境外債務重組方案落實,則有望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同時新債務工具期限最長11.5年,以及將重組前每年平均借貸成本約6%降到重組后每年約2%,實現大幅去杠桿化。
據當時報道,這一重組方案獲得了包括7家知名銀行在內的債權人支持,這批債權人組成了一個協調委員會。另還有市場消息表示,碧桂園已收到不少債權人的表態,表示愿意長期支持碧桂園度過當前的難關,同時期望其能夠盡快完成重組。
但也有消息稱,談判雙方在重組方案現金的分配、實控人家族債務的處理、債權人轉股的價格等問題上長久未能達成統一。
碧桂園獲得的支持還來自香港高等法院。在境外債重組正式方案出爐后,香港高等法院已同意將上述清盤聆訊時間再押后至5月26日。聆訊延后翌日,碧桂園于港交所實現復牌。
另一方面,碧桂園也于3月初重新委任華利安和中金公司為財務顧問,加快推進債務重組。
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業績報告中,碧桂園也披露稱,目前“正積極與主要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進行磋商,以盡快就重組方案達成一致”。但碧桂園的境內外債務重組如今仍未有確切落地的動態。
就目前來說,碧桂園境內外債務重組均處于關鍵階段,境內方面通過數次展期爭取時間,境外則需在5月底前突破談判僵局。
據計算,現時離碧桂園面臨的最近一個“deadline”,即清盤聆訊日5月26日,僅還有50天。
碧桂園最新披露的年報,顯示該公司在財務虧損收窄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例如,期內碧桂園錄得凈虧損351億元,較2023年的2009.62億元大幅收窄;歸母凈虧損同樣自1784億元收窄81.6%至328.35億元。
但高負債率、現金流緊張及銷售疲軟仍對其未來經營和債務談判構成挑戰。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碧桂園有1374.13億元債務需要在一年內償還。與之對比,碧桂園僅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3.62億元,受限制現金為235.35億元。
最新公告也披露,碧桂園1-3月累計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為77.7億元,同比下滑約42.5%。合同銷售表現有所好轉,但增長仍未回正。
而來自楊惠妍在4月7日舉辦的集團召開月度管理會議上的表述,其表示當前公司獲得了政府、供應商及債權人等多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盡管當前依舊面臨諸多困難,但情況正朝著比之前更有利的方向前進,一切都在向好的態勢發展。”她說。
但情況還有待觀察。未來幾個月內重組方案能否落地,將決定碧桂園能否如愿實現2026年正常經營的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