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是自新中國建立起至今都未能解決的疑難雜癥,也是我國內政的核心問題。因為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對于寶島的管理本就較為困難,解放戰爭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殘部逃往臺灣,讓這座南海上的明珠徹底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在近些年,經過不斷地腳踏實地的發展,中國逐漸擁有了收復臺灣的能力,但國際形勢,也隨之變化。相比之前,臺灣島上的統派聲音已經被打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又在背地里不斷支持著臺獨勢力,讓臺海局勢變得越來越緊張……
國安法的頒布,終結了香港的暴亂
1997年7月,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與英國正式簽訂協議——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承認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一協議,意味著香港在離家156年后,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雖然對于香港的歸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并沒有當即跳出來反對,但實際上卻在背地里不斷進行著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在香港積極培植反動勢力,并與他們保持著長期的聯系,里應外合不斷削弱著香港同胞的國家認同。
在最初,不懷好意曲解“一國兩制”并大肆宣傳的是他們。2012年,當香港開展以愛國教育為目的的“國民教育科”時,跳出來反對的是他們。2014年,動員人數以十萬人計,實行包括了示威游行、長期阻塞交通要等行為,意圖以癱瘓經濟來達到顛覆政府的目的的還是他們。
可以說,自回歸以來,香港因其特殊的地位,都被別有用心的人當作了反制和阻礙中國發展的手段。他們不斷挑起大陸與香港兩地之間的矛盾,期望以這種方式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隔閡,破壞香港民眾與大陸之間的關系。
香港,在此期間,就像一顆隨時有爆炸可能的啞彈,不斷地為我國帶來壓力,我國不斷地維系著,期望能用和平的方式,將其拆除。不幸的是,2018年,因為一則與香港大陸之間毫不相關政策的出臺,徹底引起了它的爆發。
當年2月,香港戶籍的陳同佳在臺灣殺害女友后,為了躲避法律的追捕,逃回了香港。在此前,香港與臺灣并沒有簽訂刑事司法協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這導致,香港政府無權強制抓捕陳同佳將其引渡給臺灣。
為了堵上法律的缺口,香港特區政府修訂了《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從此以后,想要在臺灣犯罪逃回香港免受法律制裁成為了不可能。但就是這一完善法律的舉動,卻成為了香港反動派和外部勢力的機會。
他們在互聯上大肆鼓吹,香港政府修改法律會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在2019年6月開始組織各種激進的抗爭。在隨后的發展中,“反修例”的幌子被他們拋棄,逐漸暴露出他們真正的意圖——“港獨”。
許多不明真相的年輕人,在受到這些組織的鼓吹,以及看到了大量的虛假新聞后,一股腦加入了“反統一”的隊列中。他們的加入,讓這場沖突的規模不斷擴大,也讓局勢越來越緊張,在后來的發展中,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
在2019年至2020年夏天,香港因為不斷地暴亂,陷入了動蕩之中。境外組織不斷地在該地區加碼,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地給中國帶來麻煩。但,在2020年7月,國安法的出臺,徹底讓這伙被某些國家培養起來的“亂臣賊子”失去了作亂的膽子,它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簡稱國安法。
香港之所以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暴亂,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大陸在香港慣例上的法律漏洞,由于“一國兩制”的原因,此前對于香港的大部分事故,我國都是處于“散養”的狀態。但恰巧的是,香港也并沒有合適的法律去制裁這些搗亂分子。
國安法,便是明確規定了防范、制止和懲治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將直接承受來自大陸的法律制裁。并且它還明確規定了,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機構,確保香港在未來面臨同種狀況時,能得到有效的助力。
中國大陸的插手,是這群在香港“禍亂朝綱”的暴徒想不到的,面臨國安法所帶來的法律風險,許多領頭人見情況不對,即使終止了行動,而其他不太聰明的暴徒,也最終被逮捕。至此,香港暴亂事件徹底迎來了終結。
臺灣統派所面臨的艱難境況
臺灣問題一直是我國的心頭大患,近年來隨著美西方國家在背后的干涉,以及民主黨的宣傳,臺灣島的風向,不斷地向著不利于統一大業的方向發展。雖然,島內也不乏一些統派人士,但因為臺灣島內的“大勢”大多都過得十分困難。
首當其沖的便是曾經最有希望為兩岸帶來統一的女強人——洪秀柱。他出生于中國臺灣臺北市,與其他統派人士相比最為難得可貴的是,洪秀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要說臺灣的大部分統派人士,其實都是大陸出生,但因為解放戰爭中的失利,他們不得已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而洪秀柱卻不是,自幼在臺灣長大的她,不但沒有被“臺獨”洗腦,反而是在通過自我學習和了解后,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祖國,并且對大陸所提出的“九二共識”表示了肯定態度,自此他走上推動兩岸統一之路。
本是教師的她,為了自己心中夢想,成為了一名國民黨黨員,并花費數年,不斷向著黨派領導者的位置靠近。盡管在第一次競選中,因為國民黨內部人士不想與大陸更進一步,洪秀柱從候選者的名單中慘遭排除,但她仍然沒有放棄她的夢想,并在2016年卷土重來,成為了國民黨的女主席。
上臺后,她積極出臺政策并與大陸保持連續不斷地密切聯系,推動著大陸與臺灣之間的和平統一。但可惜的是,因為臺灣背后的勢力,及民進黨的步步緊逼,最終直到她下臺,也沒有實現大陸與臺灣之間的和平統一。
除了洪秀柱外,還有一位曾經被視為和統的關鍵人物,他便是1938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王建煊。在他幼時,因為國民黨的失敗,他被迫跟隨父親來到了臺灣,也正因如此,他究其一生都想要讓臺灣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王建煊與洪秀柱的不同,便是當他結束了學生生涯后,就活躍在政壇中。起初他在國民黨中擔任要職,但因為對國民黨的失望,在1993年,他自立門戶,成為了臺灣“新黨”的第一仍主席。
為政期間,王建煊敢為底層人民說話,為人民辦實事,而這也是應征了他在創立“新黨”時的初衷“為普通小市民代言”。除此之外他還積極活躍在慈善活動,創立了多個慈善組織為世界各國的慈善公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024年臺灣大選,已經85歲的他為了自己心中的統一夢站了出來,他以無黨派人士的身份參加了臺灣大選。當新聞主持人問及到他這樣做的原因時,他表示:我不能眼看著臺灣誤入歧途,我老了但是不是不能動了,我要為了拯救臺灣而戰!”
無黨派人士進行競選,其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王建煊還代表的是統派,消息一出,他就遭到了無情的謾罵。事情的最后,王建煊因為只有僅僅百分之11的支持率,選擇退出大選,和平統一的路,再一次被阻斷。
吸取香港經驗,為和統找到新的方向
不管是王建煊,還是洪秀柱,或者是其他統派主義者,他們的失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獲取的來自大陸方面的支持太少了。香港暴亂為什么能得到平息,究其原因便是因為最終來自大陸的壓力,國安法的推出打斷了一些國家在香港的部署。
而在臺灣問題上,我國一直沒有能給這些奮斗在統一一線的愛國人士們,給予政策的背后支持,或多或少的都導致了這些人的失敗。或許我們調轉思路,在未來積極對新生的統派人士給予有關資助和支持,說不定能為和統帶來更大贏面。
總的來說,臺灣問題的復雜性遠遠大于我們的預想,作為在南海制裁中國最好的橋頭堡,美西方必定會不留余力的在臺海問題上給中國使絆子,臺灣問題或將繼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存在,但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小看我國對于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相信在未來的一天,國家必定會在臺灣問題上交出一份讓人們滿意的答卷。
參考資料: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 新華社2022-08-10
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新華網2020年05月07日
兩岸關系發生質變?臺灣后選舉時代將動蕩不安?資深媒體人解讀 鳳凰網2023年12月28日
香港國安法,深度解讀來了 中國青年網2020-07-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