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實施全面關稅政策以來,全球市場震動。
目前,有多種分析探問,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還能持續多久?
英國《金融時報》發文指出,隨著特朗普關稅的全面實施,美國的家庭、企業、市場以及共和黨對特朗普的累積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該報分析認為,美國關稅稅率不會長期居高不下。
經濟下滑加重政府壓力
分析認為,首先,特朗普政府要面對美國國內的經濟壓力。在短期內,大多數預測者預計特朗普的進口關稅將推高物價并減緩經濟活動,白宮方面可能高估了其在關稅生效后承受政治壓力的能力。
由于預期未來會出現困難時期,消費者信心正在下降,而隨著最新關稅沖擊供應鏈,信心將進一步大幅下降。
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如食品和服裝)占美國家庭支出的30%,《金融時報》稱,這些類目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關稅上調的影響。而特朗普在4月2日之前征收的關稅已經推高了制造商的價格,鑒于近期關稅戰的范圍和規模,通脹可能會比預期更高、更快。
此外,一刀切的關稅限制了美國供應商迅速找到更便宜替代品的能力。安聯研究預計,約三分之二的公司將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舉例來看,iPhone 16 Pro Max的價格可能會從1599美元上漲至2300美元,如果所有的關稅成本都轉嫁給消費者,這一價格可能將達到2650美元至3800美元。
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非價格效應也在不斷增加:過去兩個月,所謂的與“政府效率”相關的裁員公告總計超過28萬份,而現有的關稅和不確定性正在限制招聘和投資計劃。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估計,關稅將導致美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3%。該機構還預測,美國失業率將從目前的4.2%攀升至5.3%。
黨內外憂慮或加速游說
《金融時報》還提出,特朗普政府還將陷入債務困境,特別是共和黨支持州的債務困境正在加劇,這將給維持支持率帶來難度。
美國貿易伙伴采取的針對性報復措施將使情況進一步惡化。例如,歐盟正在制定針對共和黨控制州的征稅計劃——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大豆、堪薩斯州的牛肉和阿拉巴馬州的農產品,以回應特朗普的鋼鐵和鋁關稅。
對于美國的關稅霸凌,中國政府強烈譴責,堅決反對。上周五(4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中西部和西南部會在中國反擊中受到最沉重打擊。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民主黨主政的伊利諾州、明尼蘇達州和共和黨掌權的艾奧瓦州等中西部州是美國大豆、玉米主要產地;北達科他州(共和黨)和堪薩斯州(民主黨)生產的小麥大量出口到中國;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科羅拉多州(民主黨)、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等西南部則為油氣產業重鎮。
民主黨已誓言要“全力”反對特朗普的關稅,并批評他的政策引發了一場“荒謬、瘋狂、混亂的貿易戰”。
共和黨內部的政治擔憂也已開始上升。上周,參議院在共和黨的支持下通過了一項具有象征意義的決議,以推翻美國對加拿大征收的關稅。《金融時報》還報道了共和黨高層在貿易政策上出現的分歧。
由于支持率與消費者情緒密切相關,目前這一點對于共和黨人而言尤其重要。甚至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也發出警告,稱共和黨可能會在2026年11月的中期選舉中遭遇“血洗”。
《金融時報》記者約翰·伯恩-默多克從YouGov上收集的數據顯示,特朗普在非MAGA 2024選民中的經濟支持率迅速下降,共和黨消費者信心總體也處于轉折點。
小企業主雇用了近一半的私營部門勞動力,是共和黨的重要選民,但他們現在的樂觀情緒也不那么高漲了。在全球范圍內取消“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的計劃對他們來說尤其痛苦。
BCA Research首席策略師Marko Papic指出,“現有的美國公司——它們雇用的美國人數比一些理論上要復興的制造業要多得多——將面臨高昂的成本,并將在國外市場失去業務?!?/p>
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主要科技、銀行和工業股已經經歷暴跌,蘋果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估值蒸發。所以分析預計,科技大佬和大企業將給政府施加壓力,高級官員的股票投資組合將受到影響。
市場重挫引發反思訴求
全面關稅政策引發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金融市場的震動。不過,特朗普對此不以為意,并將這些措施比作“良藥”。
鑒于特朗普迄今為止對股價暴跌的輕率態度,分析認為,還需要一些驚人的舉措才能改變他的態度。
“這有點像要求縱火狂撲滅他引發的火災?!眲P投宏觀副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喬納斯·戈爾特曼(Jonas Goltermann)表示,“無論是在股市還是其他市場,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壓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但這種時刻比大多數人預想的還要遙遠?!?/p>
戈爾特曼認為,目前,投資者仍將美國國債視為避險資產,國債收益率正在下降,在一種尾部風險情景中,財政魯莽、期限溢價上升,以及更高的通脹或利率預期可能會引發拋售事件?!霸谶@種情況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可能不得不試圖說服特朗普,他的做法是站不住腳的”。
無論如何,隨著關稅全面實施,家庭、企業、市場和共和黨對特朗普的累積壓力將更快增加。因此,在美國國內,延遲、豁免和減稅都是可能的。
不過,美國稅務基金會政策分析主管加勒特·沃森指出,延長現有減稅措施的計劃對普通家庭幫助不大,也不會抵消關稅對收入的打擊。
“關稅的負面影響現在正在累積,而減稅方案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通過,甚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看到底線效益。”沃森表示。
將會付出政治代價
目前,在美國政府層面,仍未看到特朗普收手的跡象。
斯科特·貝森特表示,自上周三宣布實施全面關稅以來,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與美國進行談判,特朗普因此處于強勢地位。
他同時淡化了股市下跌和經濟衰退的風險,“從上周五公布的就業人數來看,就業人數遠高于預期,這表明經濟正在向前發展,因此我認為沒有理由將經濟衰退考慮在內”。
在宣布加征關稅之前的這段時間里,美國3月份新增了22.8萬個就業崗位。不過,在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后的兩天內,標普1500綜合指數市值縮水近6萬億美元。
特朗普的另一位經濟顧問、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BS新聞采訪時表示,關稅可能會“持續數天或數周”,但暗示可以通過談判降低關稅。
特朗普已經表現出談判的意愿。安聯研究的基本情景是,到今年年底,幾項雙邊協議將使美國有效關稅稅率降低約40%。
分析稱,特朗普希望外國投資者在美國設廠以避免關稅。不過,考慮到時間和成本,迅速出現抵消國內經濟痛苦的就業和投資熱潮的可能性不大。全球制造商不知道關稅會持續多久,不過大家都不喜歡不確定性,而是需要可靠的供應鏈。
分析還稱,美國向自給自足的制造業中心轉型的過程將比特朗普想象的更昂貴、更漫長、更不受歡迎。與19世紀末美國長期征收高關稅相比,當下的全球商品行業更加相互關聯、更加復雜,身處保護主義壁壘的機會成本要比過去高得多。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莫里斯·奧布斯菲爾德警告:“如果這一切混亂結束后沒有任何結果,他(特朗普)肯定會付出政治代價?!?/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