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塑料占據了我們星球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有微塑料的存在,減少塑料的難度變得更大了。大小在 1 納米至 5 毫米之間的塑料顆粒叫做微塑料。它們要么是出于某些原因制造的,要么是從較大的塑料廢物中分解出來的。這沒什么好奇怪的,微塑料通常存在于人類周邊的各種物品里,像食物和衣服。在這方面,科學內容創作者沃爾特(@oneminimicro)通過在顯微鏡下檢查奶酪片來揭示這個問題。
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創作者拿了像商業包裝那樣用塑料包裹的奶酪片,據說這些奶酪片在他冰箱里放了好幾年。他迅速從奶酪(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塑料奶酪”)上剝下薄薄的塑料包裝層,并將小塊放入準備好的載玻片。“我知道他們為啥把這叫塑料奶酪,因為我很確定咱們在這塊奶酪里發現了微塑料,”他解釋說。展示這一令人震驚的觀察結果時,沃爾特透露,奶酪塊上到處都是微塑料。“這塊奶酪甚至不需要用塑料包裹,因為它充滿了微塑料,”他說。
微觀視圖顯示小塊奶酪上散布著微小且不規則的微塑料碎片。有些碎片呈細長的線狀,而另一些則像小塑料團。甚至有一些在微觀層面上呈現出明顯的塑料藍色,這進一步證實了塑料球已成功滲透進去。沃爾特猜測,即便這塊奶酪在他的冰箱里放了很長時間,是否已經變質。“這是一個經過大量加工的物品,所以在其中發現微塑料并不奇怪,”沃爾特補充道。
與此同時,網民們被這一觀察結果驚到了,并還在評論區留下了詳細的留言。“我們現在可能有 20%是塑料了,”@Wendy_OKoopa 寫道,而另一個人(@merucrypoison296)在他們的評論中表示,“我聽說嬰兒出生時身體里就開始有微塑料啦。”一位叫@parodyverse 的用戶的第三條留言稱贊了創作者展示我們食物中塑料這一做法所付出的努力。“希望能看到有關加工食品以及其中塑料含量的一整個系列。 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我們每周能吃掉價值一張信用卡的微塑料,”該評論補充道。一位憂心忡忡的叫@sethdavis4382 的用戶留下的詳細說明提到,他們的消化問題和 41 歲時被診斷出的克羅恩病可能是由于這種污染造成的。
根據 2023 年發表在《ACS 出版物》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微塑料已在環境以及人體樣本中被檢測到。人類通過經口攝入、吸入和皮膚接觸等方式接觸到微塑料。因此,接觸這些微塑料所導致的結果包括從 DNA 損傷、代謝紊亂、氧化應激、器官功能障礙和免疫反應到神經毒性、生殖障礙和發育毒性不等。該研究指出,流行病學證據顯示,人類的幾種慢性疾病可能與微塑料暴露有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