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4月2日,美國執意簽署所謂的“對等關稅”行政令,在中方率先決定對美進行關稅反制之后,世界各國紛紛高調宣布“報復美國”,面對如此緊要的關頭,美國財政部長卻突然對特朗普發出“威脅”。
難道說美國政府內部并非鐵板一塊?中方的反制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
所有人都清楚,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最需要的就是錢,36萬億美元的債務窟窿補不上,政府隨時都有停擺的危機,他可不希望自己這次二進宮最終落得一個“光桿司令”的下場。
因此為了搞到錢,他也是用盡了所有手段,無論是所謂的“領土擴張”,還是逼迫烏克蘭抓緊停戰簽署喪權辱國的“礦產協議”,甚至直接背刺歐洲盟友選擇站隊俄羅斯,都能看出特朗普當下確實是有些“急病亂投醫”。
然而從結果來看,自他上臺之后推動的一系列政令,別說在國際范圍內得不到認可,就連美國國民也是十分失望。
前不久眼看通過與長和的交易能夠拿到世界43個重要港口的經營權,馬上就擬計劃對中國靠港船只進行征收單趟150萬美元的“服務費”,結果導致美國航運公司和相關產業集體發聲反對,就連美國農民都直言特朗普此舉是在“砸自己的飯碗”。
港口交易受阻后,特朗普政府又開始對教育部門下手,直接誒裁撤美國教育部,將教育壓力還給各州,明面上看起來是減輕了聯邦政府的財政負擔,但對美國教育事業的打擊不可謂不大,教育界相關人士對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極其不滿。
可從特朗普的表態和行動來看,無論是美國民眾的看法,還是國際范圍內的輿論,對他來說能夠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畢竟到現在為止,他依然認為自己說的每一句話,所有人都應該“無條件服從”。
尤其是這次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中心思想還是通過不平等的關稅政策來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困境,他應該清楚會遭受其他國家的反制,只是沒想到反制會來的這么迅速和洶涌。
4月4日,針對美國這樣的單邊霸凌行徑,中方12箭齊發,宣布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此后各個國家分別表態要進行反制。
智利總統、澳大利亞總理、以色列制造商、歐洲央行行長、日本經濟學者等多方人士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很多都是美國的盟友國,他們都表示美國此舉會導致兩國經貿關系出現倒退。
如果說國際上的輿論不會讓特朗普政府改變已經決定的政策,那么在美國內部,關于美國挑起的這場“關稅戰爭”,同樣充斥著反對。
而且最先體現在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均在“對等關稅”行政令簽署第二日出現大幅下跌,創下近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短短兩天就蒸發掉5.3萬億美元更是已經表明市場對這項政策給出的反應。
面對一項政令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沖擊,美國經濟學家紛紛表態“對等關稅”帶來的結果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埋單,美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也必將受到很深的影響。
如果說著這些專家的發聲還不算權威,那么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的意見就不得不參考,然而這一次他并沒有和特朗普站在一起,并且毫不猶豫發出了“威脅”。
按照美國媒體人蒂芬妮·呂勒的說法,作為專業人士,貝森特覺得對等關稅是“荒謬算法”,已經有了辭職的打算,也就是說美國經濟下行這個鍋,他不打算背了。
其實在特朗普決定簽署“對等關稅”政令的當天,貝森特雖然不認為這項政令能對美國經濟起到復蘇作用,但還是希望受到影響的國家接受現實“不要報復”,以免導致事態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畢竟作為美國的財政部長,他對特朗普推行“對等關稅”的目的以及可能遭受的后果明顯看的更為清晰,但他的言論可能并不能受到特朗普的重視。
按照呂勒的爆料,貝森特原本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就有些尷尬,崗位不低但不受特朗普的待見,因此融不進特朗普的核心圈子,行為有些另類。
可再怎么另類,對經濟層面的專業程度,他這個財政部長的建議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如果他真的選擇辭職,那么想必特朗普很難在這個關鍵節點找到一位繼任者。
雖然呂勒表示貝森特有了辭職的打算,但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特朗普政府會不會挽留,而他的離開之心又是否堅定。
唯一能夠肯定的,只要在4月9日“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之前,特朗普依然堅持在貿易層面與全世界為敵,那么等待美國的必將是全世界國家的反制,到時候別說振興美國經濟,說不定會將美國再次拉入到一個萬劫不復之地,看來在“老年癡呆”這一方面,特朗普與拜登相比,真的能夠算得上是半斤八兩,不是嗎?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2025-04-05《美國“對等關稅”招致全球譴責》
臺海網2025-04-06《中方打出反制組合拳,有力回擊美“對等關稅”單邊霸凌》
央視新聞客戶端2025-04-05《“算法太荒謬” 美財長被曝難忍特朗普關稅政策 打算辭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