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華出生于1901年,安徽省合肥縣人,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早年時期,他主要在家鄉求學,稍微長大后,戴正華前往上海,考入上海南洋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也是在這所學校期間,戴正華接觸到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各種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礎。
1925年,從醫學院畢業后的戴正華進入黃埔軍校,成為一名軍醫,并參加了北伐戰爭,見證了大革命浪潮的興起。大革命失敗后,戴正華進入國民黨五十六師,成為一名少校軍醫,1931年,戴正華跟隨國民黨部隊前往中央蘇區進攻紅軍,紅軍也發起了第二次反“圍剿”作戰。
在這次戰斗中,戴正華所在的部隊被紅軍殲滅三個團,戴正華也被俘。被俘期間,戴正華看到紅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對紅軍的了解逐漸增多,他也認識到紅軍是一支真正為百姓戰斗的隊伍,于是戴正華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紅軍。
加入紅軍之后,戴正華成為紅三軍團軍醫處的一名軍醫。當時紅軍缺醫少藥,而且面臨著國民黨部隊的封鎖,但他克服重重困難,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自制手術刀、剪子、鑷子等用具,挽救了很多傷員,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嫻熟的醫護人員。
1933年9月,戴正華被調到湘贛蘇區,參加了湘贛蘇區的反“圍剿”作戰。1934年,戴正華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不久后,他又調任紅六軍團衛生部部長,跟隨紅六軍團參加了西征以及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建設與鞏固,壯大了工農革命力量。
1935年,戴正華擔任了湘鄂川黔軍區衛生部部長,11月,他跟隨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參加了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戴正華也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陜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戴正華進入八路軍115師,擔任了115師衛生部部長。
1939年年底,戴正華進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畢業后,他擔任了八路軍120師衛生部政委。上任之后,戴正華跋山涉水,沖破日軍的封鎖線,輾轉一個多月,到達晉西北軍區,不僅組建了120師的衛生部,而且還創建了120師醫院,救治了大批抗戰期間負傷的戰士,促進了抗戰的勝利。
解放戰爭期間,戴正華被調到晉察冀軍區擔任衛生部副部長,任職期間,他致力于衛生干部隊伍的培養與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醫護人才,從而挽救了很多在戰場負傷的將士。1948年,戴正華被調到東北軍區,繼續從事醫護工作,為解放東北貢獻了一份力量。
新中國成立后,戴正華擔任了東北軍區后勤部部長,期間,他多次率領醫護人員前往朝鮮戰場,致力于解決志愿軍后勤部門的衛生問題,保障了志愿軍的健康,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52年年底,戴正華調任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授銜之后,戴正華繼續致力于我軍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并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在授銜之后5年,也就是1960年,戴正華因病離職休養,此后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66年因病去世,享年65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