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是保護寶寶健康成長和抵抗傳染病有效、經濟和簡單的措施。然而,疫苗接種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發熱等不良反應,這給家長們帶來不少擔憂。
為什么要給寶寶
進行疫苗預防接種
疫苗接種可以直接為寶寶提供特定的抗體,或間接刺激身體產生需要的特定抗體,從而抵抗相應的疾病。
疫苗接種就像是給寶寶的身體穿上了一件無形的防護服,幫助他們抵御那些可能讓他們生病的壞家伙——病原體。
這個過程就像是讓免疫系統進行了一場實戰演練,通過接種疫苗,寶寶的身體會學會如何識別和對抗這些病原體,而不是真的生病。
寶寶接種疫苗后
家長需要注意些什么
接種完疫苗后,寶寶需要在接種點留觀區域觀察30分鐘,確認無不適癥狀方可離開;保持接種部位皮膚的清潔、干燥,避免用手搔抓;要讓寶寶避免劇烈運動,注意休息,并保持清淡飲食。
同時,家長要留心觀察寶寶,若是發現寶寶身上起了疹子、發熱持續不退、接種部位腫得厲害,或寶寶表現出明顯不適,應立即就醫。
寶寶接種疫苗后
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寶寶接種疫苗后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表明他們的身體正在學習如何戰斗。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局部反應:接種疫苗后,有些寶寶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硬結、疼痛等癥狀。
2
全身反應:有些寶寶可能會有發熱、比平時更煩躁或哭鬧、顯得比平時更疲倦等全身性反應。
3
消化系統癥狀:偶爾會出現吃奶量下降、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的不良反應。
4
皮膚反應:部分寶寶接種后可能會有皮疹出現。
5
過敏反應:極少數寶寶可能會對疫苗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出現過敏反應,如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不良反應大多數是輕微和暫時的,通常無須特殊處理,會在幾天內自行緩解。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為什么寶寶接種疫苗后
會出現發熱
發熱是寶寶接種疫苗后非常常見的一種反應,通常是寶寶的身體對疫苗中的成分產生免疫應答的一部分。疫苗含有的異種蛋白或其他成分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就像進行了一場小小的演習,讓身體學會如何對抗真正的病原體。這種發熱通常是輕微的,可能會在接種后的幾小時至一天出現,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大多在1~2天自然消退。
如果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發熱,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寶寶感覺更舒適,如給寶寶多喝水以防脫水、保持室內溫度適宜、給寶寶穿著適當的衣物及必要時給予適量的退熱藥等。
需要注意的是,接種減毒活疫苗(如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后,由于疫苗含有的是減弱的活微生物,它們需要在人體內復制到一定數量后才能激發免疫反應,因此發熱反應出現的時間可能會稍有延遲。
總之,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發熱是身體正常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大多數情況下家長不需要特別擔心,但如果寶寶發熱持續時間較長或體溫過高或寶寶出現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咨詢醫生。
接種疫苗后寶寶出現哪些情況
需要及時就醫
異常反應是疫苗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和功能異常,某些嚴重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甚至會危及生命。
如果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身上突然起了很多大疹子或接種部位腫脹嚴重,可能是身體對疫苗有點兒過度反應了,屬于異常反應,需要專業醫生的對癥治療。
異常反應發生率極低,往往需要緊急醫學處置,如果反應程度比較嚴重而沒有及時治療搶救,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當寶寶接種疫苗后出現異常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