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反制背景下,國外科技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受限,或者進口成本大幅增加。國內企業為了保證供應的穩定性和降低成本,會加速國產科技產品的采購和應用,推動科技自主可控進程。
關注方向:國產替代(半導體、醫療設備)、戰略資源(稀土)、內需提振(農業、消費)及供應鏈重構(物流)成為核心受益方向。
一、?農業與食品加工?
?受益邏輯?:美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進口成本上升(加征34%關稅),推動國內種植、養殖及加工產業鏈替代。2024年中國大豆進口依賴度降至72%,玉米進口占比不足10%?。
?核心標的?:
北大荒(規模化種植,大豆單產提升至260公斤/畝)?
牧原股份(生豬養殖成本全行業最低,填補豬肉進口缺口)?
隆平高科(轉基因玉米種子商業化提速,2025年推廣面積達500萬畝)?
二、?半導體與高端制造?
?受益邏輯?:美國芯片設備出口限制倒逼國產替代加速,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自主化率超50%,中芯國際資本開支增至75億美元?。
?核心標的?:
北方華創(刻蝕機、薄膜設備國產化率超20%,訂單翻倍)?
中微公司(半導體刻蝕設備突破14nm技術節點)?
彤程新材(光刻膠國產化替代中芯國際產線)?
三、?稀土永磁?
?受益邏輯?:中國對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強化戰略資源話語權,鐠釹金屬價格半年暴漲28%,稀土永磁需求增速達12%?。
?核心標的?: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稀土供應商,鐠釹產能占全國60%)?
中國稀土(專攻導彈用鏑、鋱,緬甸地震加劇供應緊張)?
四、?新能源汽車與零部件?
?受益邏輯?:美國汽車零部件關稅增加,國產新能源車憑借電池技術(如比亞迪刀片電池)和本土化供應鏈搶占市場?。
?核心標的?:
比亞迪(2024年全球銷量450萬輛,歐洲市占率12%)?
寧德時代(匈牙利工廠搶占特斯拉訂單,儲能收入占比25%)?
五、?軍工行業?
?受益邏輯?:地緣政治緊張推高軍工訂單,國產WS-15發動機量產,殲-35戰斗機訂單排至三年后?。
?核心標的?:
航發動力(WS-15發動機量產,裝備隱形戰機)?
中航沈飛(殲-16、殲-35訂單飽和,2024年營收增長28%)?
六、?醫療器械與醫藥?
?受益邏輯?:美國CT球管等產品被反傾銷調查,國產設備成本降低30%,聯影醫療、邁瑞醫療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0%?。
?核心標的?:
聯影醫療(自研CT球管替代美國進口,成本下降30%)?
邁瑞醫療(監護儀、超聲設備海外收入占比40%)?
七、?化工與材料?
?受益邏輯?:美國化工巨頭被擠出中國市場,萬華化學MDI產能全球第一,技術優勢替代進口?。
?核心標的?:
萬華化學(MDI產能全球第一,市占率超30%)?
光威復材(高端碳纖維材料用于軍工及風電領域)?
關稅反制背景下,上述行業通過進口替代、技術突破或資源控制實現結構性增長,企業受益邏輯明確且數據支撐充分。需關注政策落地節奏及地緣政治風險對產業鏈的持續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