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品牌電車事故導致三名女生死亡,引發巨大的影響,近期應急管理部也出發聲了,指出國內的智駕大多都是L2級別,屬于輔助駕駛系統,需要駕駛員全程介入,提醒汽車企業多一分安全底線意識。
應急管理部的發言,無疑給了國內智駕定論,確認了國內諸多智駕技術大多都是L2級別,遠遠未達到無需人為干預的級別,駕駛員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時候,為了行車安全,應該全程抓緊方向盤,小心路上的諸多風險。
在應急管理部發聲之前,其實高速公路也已在醒目處提醒駕駛員慎用智駕,如今應急管理部發聲,進一步擴大了智駕技術存在不足的影響,智駕技術恐怕得沉下心來強化研發,確保安全了,畢竟智駕和汽車行業涉及到生命安全。
如此結論,對電車當然不是好消息,因為智駕正是電車的重要技術特征,由于燃油車在電力、動力反應等方面遠遠無法適應智駕的要求,智駕主要在電車上應用,這是電車企業強調他們的技術優于燃油車的關鍵之一。
電車企業為了取得更快的發展,此前一些電車企業曾出現過度宣傳智駕的做法,而互聯網上也出現一些視頻顯示車輛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車內駕乘人員或是睡覺,或是看電視、玩手機等,讓眾多消費者以為當下的智駕真的可以承擔起無人駕駛的重任。
如今應急管理部的說法,讓這些車企在宣傳智駕的時候需要三思而后行,該實事求是,而不應該夸大宣傳,而智駕當下僅作為輔助駕駛技術的話,其實相對燃油車來說優勢并不會太大,畢竟燃油車也有定速巡航、車道保持等輔助駕駛技術。
失去智駕的增色后,本來剛剛迎來反彈的電車行業恐怕又得遭受重挫了。
2024年上半年,電車行業在國內汽車市場達到了巔峰,占有新車市場的份額一度達到54%,但是隨后在2024年下半年,電車行業卻急轉直下,到了今年1月市場份額更是跌至41.5%。
3月份以來,在電車行業的努力下,電車迎來了強烈的反彈,在新車市場的占比快速提升,周銷量數據顯示電車占比再度逼近五成,與燃油車平分天下,在這個時候卻傳出了智駕的種種不利消息,這對電車可以說是當頭棒喝。
智駕存在的問題以及這單事故在過去一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預告過去這一周電車的銷售應該已大受影響,這兩天上周的汽車銷量數據將會給出答案。
事實上已有分析機構給出3月份的數據,數據顯示幾家外資汽車企業都取得了快速增長,3月份大眾環比增長超過一成,豐田環比增長近三成,本田環比增長兩成,而多家電車企業的環比增速都低于這些外資車。
此時這單事故和智駕的不利消息,對這些外資車來說可謂甘霖,或許將進一步提升外資車的銷量增速,當然外資車的強力反彈,也與他們的努力分不開。
去年以來,外資車紛紛加大降價力度,一些車型的價格甚至可以用腰斬來形容,正是憑借實惠的價格,外資車才迎來了轉機;今年以來,外資車進一步加大了降價的力度,以一口價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吸引了消費者的青睞。
電車行業可能因此再度走下坡路,而這對燃油車來說則是久旱逢甘霖,燃油車的銷量將會急劇上漲,對于幾家擁有自研發動機的國產汽車企業來說同樣是好事,據稱他們的燃油發動機技術與日本已大幅縮短,在燃油車市場的競爭絲毫不懼外資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