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社區商企組建社區聯盟,實施社區“合伙人”治理新模式,為居民排憂解難,提供個性化服務……近日,端州區城東街道信安社區堅持“小生意+大公益”,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社區運營試點工作,與轄區涉及中醫義診、家政服務、心理咨詢疏導、少兒托管服務、長者關懷等領域共5家商業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圍繞居民所需,瞄準基層治理痛點難點問題,做好做精社區“微服務”。
端州區信安社區社區“合伙人”金禾老鋪長者飯堂在恒裕海灣小區設置配餐點,方便老人取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夏紫怡 攝
“珍姨,今天午餐是梅菜扣肉和魚餅,在這里簽名就可以領餐了。”4月2日11時,在端州區恒裕海灣小區金禾老鋪長者飯堂配餐點,長者們陸續前來排隊領取午餐。對這項“家門口的福利”,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這份‘暖心飯’真的解決了老人的午餐煩惱。”
作為社區“合伙人”之一,金禾老鋪長者飯堂簽約后迅速采集民意,結合社區需求,在小區內設立配餐點,為轄區內長者就餐提供價格優惠,其中60歲至79歲為每餐9元,80歲以上則為7元。
“為方便小區老人下單,我們還設置了點餐群。群內提前一天公布第二日菜單,有需要的老人只要在群里接龍即可。”信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段慧玲介紹,4月1日為開餐首日,該小區共有31名長者預訂。“結合恒裕海灣小區訂餐情況,我們計劃增加配餐點,讓更多轄區內老人享受便捷服務。”
住在信安社區的劉姨是一位孤寡老人,兩個兒子先后因病離世,丈夫與其離婚,雙重打擊讓劉姨一度深陷悲傷情緒中無法抽離。作為此次簽約的社區“合伙人”,肇慶市卓文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派出專業心理咨詢師,為劉姨提供免費的心理疏導服務。記者了解到,針對轄區其他有心理服務需要的居民,該公司會給予一定折扣價格。
社區“合伙人”作為一種新型社區治理模式,已逐漸走入人們視野。該模式不僅注重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的協同,還強調通過社會組織、居民代表等多方主體的共同參與,形成共治共管的治理格局。
在段慧玲看來,社區“合伙人”不僅擴大了基層治理“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體現。“比如‘合伙人’之一的肇慶市端州區凱迪托管中心,晚上有十幾位初中生托管自習。我們留意到,托管中心空間有限,而社區二樓的黨群服務中心則寬敞明亮。于是我們在晚上開放了二樓區域,方便學生自習。”
段慧玲計劃,將搭建社區合作平臺,積極引導國企、私企、社會組織和個人成為社區“合伙人”,實現“靶向”發力,梳理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痛點難點,形成“需求清單”,建立“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商戶接單”的經營模式,將群眾需求和入駐商戶的優質資源精準對接,通過反哺社區,持續放大內生動力,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夏紫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