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作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規劃。在該領域,青島已經有所行動。4月7日下午,“具身智能新產品項目啟動會”在青島鈺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鈺仁醫療”)召開。項目由鈺仁醫療牽頭,匯聚了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西拉姆·羅摩克里希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齊向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生導師顧忠偉,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醫院副院長馬學曉等專家,將通過產學研協同在腦機接口等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具身智能相關產品在大健康領域進行應用。
據悉,此次啟動的項目計劃總投資1.7億元,是青島首個醫療領域“具身智能”項目,將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協同,在具身智能領域尋求技術突破,將研究成果用于慢病管理、睡眠障礙、抑郁焦慮、術后康復以及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等方面。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交叉的前沿領域,指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汽車等智能體,通過物理實體與環境實時交互實現自主學習和進化,推動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一體化。其核心理念顛覆了傳統人工智能的“離身性”局限,強調智能的本質必須通過身體與環境的動態互動來塑造和體現。具身智能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應用的不斷拓展,相關產品將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服務等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具身智能是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究。西拉姆在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生物材料等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在研發納米纖維等腦機接口新材料方面有創新舉措;顧忠偉多年來致力于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藥物/生物活性物質控釋系統、納米生物材料等領域的相關研究;齊向華團隊率先研究腦電信號與脈搏生物信號的非同步相互生理作用等,這在“活體”腦電信號的采集與解讀方面尤為重要;馬學曉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未來產業實驗室主任,在脊柱外科領域有多年臨床經驗,在人工智能、臨床醫學等領域培育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前期,鈺仁醫療已被認定為“青島市微創先進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在全國25個多中心臨床研究基地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在技術總監顧忠偉的帶領下,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實現了“智能體”的自主學習與持續進化,相關產品即將進入臨床研究試驗。
下一步,鈺仁醫療還將牽頭擴大多學科交叉研究范圍,積極吸納多領域科學家的加入,深入挖掘各學科優勢,使具身智能相關產品在大健康領域得到更全面、更實用的推廣。其牽頭建設的“生命健康與科學發展國際共促會”即將開放,將進一步搭建跨國家、跨學科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各學科之間深度交叉融合,推進生命科學的研究與創新,共同為人類生命健康提供科學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