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日前,有網(wǎng)友反映稱,四川旺蒼一棵25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被人為破壞。4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廣元市旺蒼縣林業(yè)局獲悉,目前已立案調查,并對被破壞的古銀杏樹開展修復復壯工作。
據(jù)了解,涉事村民是旺蒼縣雙匯鎮(zhèn)汶水村高某某,今年70多歲。由于該株古樹枝干上有馬蜂窩,經(jīng)常蜇傷高某某家人,加之樹枝掉落對房屋造成安全隱患,高某某在未向相關部門報備的情況下,擅自對其修剪枝干。
目前,旺蒼縣林業(yè)局已聘請古樹保護專業(yè)機構,對該古樹采取損傷修復、地上環(huán)境整治、樹冠整理以及地下環(huán)境改良等綜合修復復壯措施。
現(xiàn)場探訪
古樹長勢良好 已發(fā)新芽
4月7日下午,記者從廣元驅車近三個小時,來到事發(fā)地旺蒼縣雙匯鎮(zhèn)汶水村。該株古銀杏樹位于高某某住宅房屋后,距離房屋1米左右,已超出了高某某修建的三層房屋一大截,側面和頂部可以看出有被修剪的痕跡。
下面的樹干粗壯,需要兩個人圍合才能抱住。目前古樹已發(fā)了不少新芽,在陽光的映射下,看上去頗有生機。
已長出新芽的古銀杏樹 劉彥谷攝
“樹上之前有馬蜂窩,小背簍那么大一個,之前還專門請了消防站的過來清理。”據(jù)汶水村二組村委會副主任賈庭勇介紹,后來,高某某和家人,在村鎮(zhèn)干部并不知情的情況下,便擅自自行修剪枝丫,想驅走馬蜂窩。
記者注意到,該株古銀杏樹掛著《四川省古樹名木》的牌子,編號為51082100158,樹齡250年,保護等級為三級。掛牌時間為2020年4月。
掛牌的古銀杏樹 劉彥谷攝
官方回應
已立案調查 將強化監(jiān)督執(zhí)法力度
記者獲悉,事發(fā)后,3月31日,旺蒼縣已對雙匯鎮(zhèn)汶水村高某某及其家人破壞古銀杏樹的行為予以立案,將按照《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予以查處。目前,經(jīng)專家研判,該株古銀杏樹健康狀況良好。
據(jù)林業(yè)部門調查,該株銀杏古樹2016年首次掛牌,2020年納入全省古樹名木名錄并掛牌保護,屬三級保護古樹,權屬為村集體。高某某的住宅房屋于2010年原拆原建,先于古樹掛牌修建。在未向相關部門報備的情況下,高某某擅自修剪了枝干。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625株古樹名木,包括高山杜鵑、古柏樹、鐵堅油杉和銀杏等,基本分布在鄉(xiāng)間田野。”據(jù)旺蒼縣林業(yè)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為了舉一反三,當?shù)仄刚埞艠浔Wo專業(yè)機構,對全縣75株瀕危衰弱古樹采取損傷修復、地上環(huán)境整治、樹冠整理、地下環(huán)境改良、設置保護圍欄等綜合修復復壯措施,讓其健康生長。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建立健全“管護責任人實時巡護、主管部門定期巡查、社會公眾及時監(jiān)督”的三級監(jiān)護體系,明確古樹名木日常管護責任主體,落實管護責任。進一步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加強普法教育,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壓實管護責任,組織技術指導和業(yè)務培訓,規(guī)范做好日常養(yǎng)護。強化監(jiān)督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危害古樹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古樹名木資源安全。
對話村民
擔心安全修剪了樹枝 愿當宣傳員保護古樹
“我真不是有意要破壞這棵古樹,馬蜂窩蜇人太厲害了,到處亂飛,之前家人都被蜇傷了兩次,蜇怕了。”事后,高某某懊悔不已,他說,為了驅趕馬蜂窩,消防還來了兩三次,最后通過竹竿才將其打散。
高某某介紹,古銀杏樹側面的枝丫,是當時樹木還未掛牌時,建房時就修過的。樹頂部的枝丫,是因為兩個孫子經(jīng)常回老家,被啄木鳥掏空的部分,老是掉下來,有幾次砸到房子上,擔心落下來砸傷人,一時著急,就想著自己把樹枝修一修。
已長出新芽的古銀杏樹 劉彥谷攝
高某某還告訴記者,這棵樹是自己高祖一輩栽植,他們一直也很愛護這棵樹,覺得房后有樹寓意好,曾有人出幾千塊錢想買,他都沒有賣。“不是因為存在安全隱患,我也絕不會去動它。”
已長出新芽的古銀杏樹 劉彥谷攝
“真不知道這是違法的行為,之前沒有學習到這方面的知識,現(xiàn)在我知道錯了,也愿意接受處罰。”高某某稱,他愿意當反面宣傳員,義務在村里宣傳保護古樹名木,好好守護它們的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