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三線建設的橋頭兵,曾經的輕武器生產基地,而萬盛又是重慶三線建設的重要成員,短短幾年的時間,晉林機械廠、平山機械廠、興無機械廠等兵工企業先后建成投入使用,508庫、911庫、502庫等與三線建設有關的庫房也紛紛遷建于此,形成三線廠集結群,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在重慶區縣都名列前茅。
萬盛山高林密,不但儲煤豐富,1955年設立南桐礦區,曾經是重慶的電煤基地,而且也特別適合三線廠的廠址選擇,所以才有后來的三線廠集結群說法,萬盛的三線廠很多,但最著名的還是國營晉林機械廠,位于萬盛叢林鎮海孔村,緊鄰金佛山景區,距離萬盛城區不遠,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
國營晉林機械廠的規模特別大,占地面積達到750多畝,由山西機床廠部分職工和設備內遷到重慶,包建的一座大口徑榴彈炮廠,“晉林”取自山西的簡稱“晉”和叢林鎮的“林”,隸屬于五機部,始建于1965年3月,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奮戰,于1967年11月建成投產,出于保密需要,對外聯絡就用軍工代號,157廠。
可以說國營晉林機械廠天生都是神秘單位,別看位置偏僻,其前身是上世紀40年代的第二飛機制造廠,主要生產了100多架德國H17滑翔機、狄克生滑翔機、伊式驅逐機等。除此之外,1943年還成功研制我國第一架運輸機“中運1號”,有了這些成績,在當時都是高科技單位、受到保護理所應當。
三線建設讓國營晉林機械廠再次走上輝煌,尤其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晉林廠成為定點生產單位,122重炮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攻城拔寨,建功立業;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又從我國進口大量武器,晉林廠訂單不斷,再創輝煌。因此,不管是保家衛國,還是經濟創收,都可以說是戰功赫赫。
國營晉林機械廠的輝煌并沒有得到持續,三線建設結束,曾經嘗試通過生產民品“菊花牌”自行車繼續輝煌,但無奈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最后不得已只好整體搬遷到成都,從此工廠舊址,令人欣慰的是,廠房并沒有被徹底廢棄,有段時間成了養殖娃娃魚的基地,也就是這段經歷,為后來發展埋下伏筆。
三線廠帶有一定的歷史使命,青磚灰瓦的廠房頗受戶外愛好者喜歡,國營晉林機械廠也不例外,游客不但喜歡在這里參觀旅游,更喜歡這里露營,這原本沒有什么,只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娃娃魚調皮,夜晚發出嬰兒的哭啼聲特別瘆人,為此還鬧出不少笑話,這在其它三線廠舊址中實屬罕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