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不敢打開賬戶看虧損,下午直接股票軟件都不想打開了。”
4月7日,“全球股市劇震”話題沖上熱搜第一,投資者很受傷。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下,全球金融市場均受重創。
面對沖擊,投資者應該怎么辦?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詞:股市
全球股市震蕩,投資者“無處可逃”
“對等關稅”帶來的恐慌情緒下,全球金融市場巨震,多資產拋售狂潮幾乎席卷到了所有領域。
4月3—4日,美國股市市值蒸發約6.6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06萬億元),為史上最大的兩日市值蒸發。經過三天的清明假期,A股未能“獨善其身”。
4月7日,受外圍市場影響,A股市場也出現大幅調整。三大指數集體下挫,創業板指跌12.5%,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滬指失守3100點,全市場超52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502億元。
板塊方面,農業等少數板塊上漲,電池、消費電子、計算機設備、智譜AI等板塊跌幅居前。有投資者感嘆:“一天把一年的投資收益虧完了。”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隊”已經下場穩市場。4月7日臨近尾盤,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受此提振,A股三大股指反彈,創業板指跌幅收窄至12%以內,此前一度跌超14%,金融股局部異動,湘財股份直線漲停,大智慧、安碩信息等紛紛沖高。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滬深兩市大幅下跌,原因在于清明節期間外圍市場普跌,尤其是美股連續大跌。美國股市對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反應極為敏感,呈現出明顯的波動性。在政策預期階段,市場擔憂情緒濃厚。
關稅對資本市場的重創,全球同此涼熱。
“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破壞了全球貿易格局,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造成重大沖擊。”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鄭志剛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在關稅戰的影響之下,不僅是全球資本市場,期貨產品、金屬(如黃金),甚至美元本身的價格都處于劇烈的波動之中。這充分反映出全球投資者普遍存在避險心理,并且這種現象具有全球性趨勢。
4月7日亞市早盤,日經225指數開盤即現斷崖式下跌,盤中一度狂瀉近3000點,跌幅逼近9%。日經指數從12月高點下跌超過20%,已經進入技術性熊市;韓國股指大跌近5%。韓國交易所在KOSPI 200指數期貨下跌5%后,啟動了KOSPI的sidecar停牌機制,并暫停程序化交易5分鐘。
原油市場在上周累計下跌10%的情況下,周一WTI原油期貨繼續重挫,跌破60美元/桶,為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就連避險屬性更強的黃金也沒能“幸免”。4月7日早盤,現貨黃金回落至3020美元/盎司附近,此前現貨黃金一度跌破3000美元關口,觸及2971.28美元。這是現貨黃金自3月21日以來首次跌破3000美元/盎司,“金價開跌”一度沖上熱搜。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投資者幾乎“無處可逃”。
投資者該怎么辦?
“與全球貿易格局大幅調整這一宏觀背景相對應,說當下的投資已進入高風險時期也不為過。”
鄭志剛認為,目前市場的恐慌情緒或許將蔓延一段時間,這也意味著市場的波動或將持續,在短期內很難找到一個完全理想的投資避險途徑。他直言,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一般,那么建議投資者短期內“捂緊錢包”,可以暫時持幣觀望。
那么,“對等關稅”對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會持續多久?
華金證券認為A股短期可能維持震蕩走勢,還需看到更多積極因素才可能導致震蕩結束。其給出了三點判斷方式:
一是積極的政策是調整結束的核心推動因素;二是外部沖擊消減也可能導致調整結束;三是情緒指標調整充分也是調整結束的一個推動因素。
楊德龍認為,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拉動投資、帶動消費、提振內需,應對關稅戰導致的外需下滑。央行也可能通過降息、降準等提供低利率流動性環境。
興業證券表示,在短期不確定性沖擊下,市場難免出現波動。但立足中長期,當前無論是內外部環境、潛在增量政策的儲備,還是市場在心理上做好的準備,“尤其是以DeepSeek為代表的科技突破對于信心的強化,均非2018年可比”。
4月7日,《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余地,隨時可以出臺;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并適時出臺一批儲備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堅決穩住資本市場,穩定市場信心,相關預案政策將陸續出臺等。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危機中也總會伴隨機會。在鄭志剛看來,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正是調整資產結構的“好時機”。
“在這個特殊時期,沖動殺跌肯定不可取。投資者應回歸到更為根本的基本面,從企業核心業務出發,關注投資標的的成長性與長期性,回歸投資的本質。利用這個契機,擠出過往金融市場中過多的‘泡沫’也是一件好事。”鄭志剛提醒。
楊德龍提示,面對不確定性,投資者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可通過持有優質資產應對市場波動,尋求確定性的供給;也可適當減倉規避短期震蕩,關鍵是審視持有的資產是否具有估值吸引力和未來成長性。
(本文不做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參考資料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2025-04-07,人民日報
《“黑色星期一”來襲!亞太股市大幅下挫 原油期貨四年來首度跌破60美元大關》,2025-04-07,財聯社
作者:于盛梅
編輯:余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