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7日)一早,多個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在“對等關稅”的陰霾下迎來“黑色星期一”,多國股市開盤大幅下挫,原油期貨、貴金屬、加密貨幣等各類資產紛紛遭受重創。
美關稅大棒下全球金融“風暴眼”來襲
4月7日亞市早盤,美股期貨延續上周暴跌趨勢,納指期貨跌幅超5%,標普500指數期貨跌超4%;歐洲股指期貨同樣大幅下挫,歐洲STOXX50指數期貨跌超4%,DAX指數期貨跌近5%,富時指數期貨跌超4%。
亞洲其他股市周一也出現大跌,日經225指數期貨、東證指數期貨在觸及跌停板后暫停交易。韓國股市同樣大幅下挫,韓國交易所在KOSPI 200指數期貨下跌5%后,啟動了停牌機制,并暫停程序化交易5分鐘。澳大利亞S&P/ASX 200指數開盤下跌2.75%,隨后跌幅迅速擴大,截至發稿跌超6%。新加坡股市7日開盤后延續下行走勢,海指下跌7.29%。
WTI原油價格歷史走勢
原油市場同樣未能幸免,盡管上周累計下跌10%,周一WTI原油期貨繼續重挫,跌破60美元/桶,為自2021年4月以來新低,日內跌幅達4%。貴金屬市場方面,避險資產現貨黃金同步下挫1%,報3008.3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盤初下跌3%,報28.5美元/盎司,單周跌幅達13%。加密貨幣市場也加入了暴跌行列,比特幣和以太坊分別下挫5%、10%,24小時內超28萬人爆倉,全球市場市值蒸發超5.4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4月6日,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內的中東國家主要股指出現2020年以來最大跌幅。沙特主板市場的股票一度下跌6.1%,卡塔爾和科威特的股指下跌超過5.5%。
據報道,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商沙特阿美是該地區最大的輸家之一。該公司市值一度蒸發逾900億美元。
這場風暴的導火索,直指美國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最低10%的關稅,部分國家稅率高達49%。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斷裂、通脹飆升的擔憂迅速演變為拋售狂潮。美國聯邦基金期貨暗示美聯儲年內將降息120個基點,也折射出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深度恐慌。
A股創業板指跌9.74%,全市場逾3700只個股跌超9%
4月7日A股市場早盤大幅走低,創業板指領跌,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雙雙跌超10%。全市場逾3700只個股跌超9%,上漲個股不足200只。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1.0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379億。
從板塊來看,農業股逆勢大漲,神農種業等多股漲停。養雞概念股表現活躍,湘佳股份漲停。下跌方面,蘋果概念股持續重挫,立訊精密等多股連續跌停;AI硬件股集體走弱,新易盛20CM跌停。
板塊方面,農業、養雞等少數板塊上漲,消費電子、CPO、Sora概念、電池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6.34%,深成指跌8.01%,創業板指跌9.74%。
多國反制 “貿易戰”愈演愈烈
美國加征關稅,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多國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貿易摩擦持續升級。
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對美進口汽車加征25%報復性關稅,指責特朗普行為不合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盟有抵制能力并將推出報復計劃。法國總統馬克龍批評特朗普關稅政策,敦促企業暫停對美投資,法政府發言人稱4月底前或推出第二輪反制舉措。英國政府宣布啟動對美報復性關稅咨詢程序。
這些國家的反制行動,使得全球貿易局勢更加緊張,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住手!”全球民眾抗議
美國加征關稅的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均遭到抵制。4月5日,全美爆發名為“住手”(Hands Off)的大規模反特朗普游行。這場特朗普第二任期內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覆蓋首都及50個州,吸引150多個團體、數百萬人參與,集會約1300場。示威者高呼“保護憲法”“打擊寡頭政治”等口號,抗議特朗普加征關稅等政策。
與此同時,在倫敦、巴黎、柏林、法蘭克福、里斯本等多個歐洲城市,人們也走上街頭游行示威,形成了“跨大西洋聯動”的抗議浪潮。
“對等關稅”沖擊全球經濟
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不僅破壞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阻礙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進行,還推高了全球通脹預期,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同時,貿易摩擦的升級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大幅增加,投資者信心受挫,資金紛紛尋求避險,進一步加劇了金融市場的動蕩。
資產價格暴跌、美股持續下行、貿易摩擦加劇以及民眾抗議不斷,這一切都表明美國加征關稅已經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
貿易保護主義和關稅戰從未有效解決過經濟問題。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臺《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加征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致使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如今美國重蹈覆轍,當民眾為日用品漲價憤怒,金融市場用暴跌投票時,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德國1200多噸黃金儲備考慮撤出美國
數十年來,德國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保險庫內存了1200多噸黃金儲備,按照當前價格總值上千億歐元。據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媒體近日報道,由于本屆美國政府經濟政策陰晴不定,德國正考慮將黃金儲備撤出美國。
報道稱,在二戰后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德國依靠長期出口盈余積攢了大量黃金儲備,儲備量僅次于美國。目前官方存量為3352噸,其中約1236噸存在美聯儲銀行。
然而,美國新一屆政府把整個歐盟也放進加征高額關稅的目標名單中。德國開始反思是否調整各方面對美依賴關系。一些參與組建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的高層人士呼吁重新評估“黃金存美”安排,理由是擔心美國不再是德國的“可靠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德國從美國撤出黃金儲備,意味著美聯儲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遭受質疑,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加劇,會有更多國家撤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而在美國當前大打“關稅戰”、美德貿易關系趨緊的情況下,德國出現“撤回黃金儲備”的潛在動向也將加劇雙方經濟摩擦。
比特幣暴跌至7.7萬美元,28萬人被“血洗”8.77億美元
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再遇大暴跌行情。北京時間4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比特幣價格跌幅達7%,一度低至7.7萬美元 ,相較于此前高位出現顯著回落。截至最新發稿時間9時20分左右,比特幣最新價格報78651美元,24小時跌幅收窄至5.94%。
受比特幣暴跌影響,整個幣圈市場陷入低迷。以太坊價格跌勢更為驚人,一度超過12%,低至1540美元,此外,SOL、XRP、狗狗幣等相關代幣同樣遭受重創,跌幅超10%。
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大量押注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損失慘重。加密資產數據平臺 CoinGlass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上午9時20分,最近24小時,全球共有 28.66萬人被爆倉 ,爆倉總金額為8.77億美元。從爆倉結果來看,在價格劇烈波動下,更多是對行情看多的人群出現大額虧損。
自2025年開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已累計下跌15%。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比特幣此次價格暴跌,與近期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緊密相關。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限制性全球貿易政策,持續沖擊全球金融市場。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這一消息使得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的風險資產,因此幣圈整體受到巨大沖擊,跌幅顯著。
@以上內容版權歸屬「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