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盤中餐”,是家長的“心頭念”,如今卻成為某些人的“唐僧肉”!近日,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第二中學校原校長趙孟鎖截留、套取學校食堂膳食經(jīng)費案的查處詳情被披露,真的是令人震驚與憤怒。誰能想到當孩子們捧著清湯寡水的飯盒時,校長趙孟鎖正用他們的伙食費給自家親戚"開綠燈"。
可以說這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戲碼,堪稱校園版《人民的名義》。2021年至2024年間,這位"食堂總管"帶著小舅子、表嫂等18人組成"家族企業(yè)",硬生生從1072萬膳食費里挖走420萬。在趙孟鎖的操控下,新鮮的食材被陳舊、劣質(zhì)的食材所替代,本該提供的優(yōu)質(zhì)肉類,常常被大量的素菜所取代 ,而他的小舅子趙某亮搖身一變成了"蔬菜大王",每天往食堂送的土豆比市場價貴兩倍。
不僅如此,為了順利套取公款,他還安排餐廳協(xié)管員填寫虛假的銷貨清單,并開具虛假稅票用來報賬 。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里,通過這種惡劣的手段,趙孟鎖就套取了高達 161 萬元的食材款 。這種行為,無疑是對教育事業(yè)的褻瀆,對學生權(quán)益的嚴重踐踏 。
不過,紙終究包不住火。2024年8月,紀委從校長辦公室保險柜里搜出23本賬,每一頁都詳細記錄著"薅羊毛"的花樣。最終,這位"碩鼠校長"被開除黨籍公職,18名涉案人員全部落網(wǎng),420萬贓款被追繳。但是那些吃了三年"注水餐"的孩子們,胃里的委屈和心里的陰影,又該怎么彌補呢?
其實,這場鬧劇也照出了教育系統(tǒng)的監(jiān)管盲區(qū)。在專項整治、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敢把手伸向孩子的“飯碗”,關(guān)鍵還是在于制度的漏洞與監(jiān)督的缺失。在汾西二中事件里,學校長期收取學生固定金額現(xiàn)金餐費,再由食堂負責人轉(zhuǎn)入監(jiān)管賬戶,資金管理缺乏透明與監(jiān)督,給了不法分子暗箱操作的機會。而且食堂運營的關(guān)鍵崗位被校長的親屬占據(jù),使得監(jiān)管形同虛設,利益輸送輕而易舉。校園餐關(guān)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容不得半點馬虎。希望這樣的整治行動能在各地深入開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吃上安全、營養(yǎng)的飯菜!你家孩子的校園餐怎么樣?也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