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不是集中講民主集中制,而是講在團隊中使用民主集中制這種方法達成共識。在商業環境中如何利用民主集中制?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好像是可以讓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都有存在感,都能得到鍛煉和成長;但另一方面,似乎又會讓很多工作效率明顯降低。那在商業環境中,到底是“一言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還是民主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呢?
圍繞民主集中制,講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么要有民主集中制
答案是,兩個極端都不對。哪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絕對集中,“一言堂”,領導/CEO一個人說了,就定了。看上去效率高,但是有幾個非常大的問題。
1.有可能他百分之九十戰略方向對,決策對;但也有可能剩下的百分之十,他錯了。這種絕對集中形成的高效率,有可能造成風險增大,一旦錯了,幾乎沒有辦法彌補。特別是當這個一把手年紀大了,身體變差時,他的知識結構變得不適應新的技術發展,不適應新的商業模式的發展,這種時候,他出錯的概率比較高。因為他的決策,往往是基于他之前成功的案子、成功的經驗,以及他自己的知識結構、自己的見識、自己的經歷做出的。
2.哪怕這個領導還是年富力強,還是非常睿智,還是在絕大多數的決策上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這個領導意氣用事,為了樹立威信而樹立威信。他圍繞著商業判斷來樹立自己的威信,讓自己爽。這種時候,如果是絕對集中,效率的確很高,但是對于整個團隊、整個機構來說,風險巨大。
與絕對集中相反的另一個極端是絕對民主。它會出現的問題是效率非常低,沒有人來負責。
再者,你會發現,智慧有高低,高的智慧集中在少數人的頭腦里。如果絕對民主,一人一票,差的主意、沒有智慧的主意,很有可能笑到最后,成為最后的集體決策,這樣問題就大了。效率低,而且風險并不一定降低,因為最差的主意很有可能被更多人投票選出。
絕對集中、絕對民主,都可能有問題,所以才要有民主集中制,達成某種程度的平衡才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如何在商業環境中實施民主集中
1.先民主。在實施民主集中制的時候,要先民主,發言的必須發言,反對的必須反對,傾聽的必須傾聽。
發言是真的發言,不是假的發言,不是說,今天天氣不錯啊,大家很辛苦啊,領導很努力啊,我們面臨機會又面臨挑戰啊,這些“片兒湯話”。要發言,要真的發言,每個參與的人對這個問題必須產生想法,必須說話。
反對的必須反對,這更重要。當你看到一個問題,你覺得不對,這個方向有一、二、三、四、五幾個大問題,如果你不說,實話講,領導很有可能沒有你想得全面,領導甚至想不到,其他人就是想到了也未必會說出來,或者未必會意識到。
必須傾聽。傾聽,是把自己放空,把自己的想法先放在一邊,聽聽別人在說什么,別人怎么看這個問題。傾聽,是要把身子往前傾過去,把心放空,去聽別人的意見。
先民主,還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要控制時間,不能形成“一言堂”。如果說,會議主持人不能控制好時間,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充分民主也做不到,這時候領導要行使主持人的角色,控制好時間。
好的領導在控制發言時間之外,還要判斷發言的質量。領導要傾心去聽。有些人不見得善于表達,但他可能知道很多事實,甚至對決策都有自己一些獨到的見解和判斷,那相關的領導聽到他的話之后,甚至問一些深入的問題,進一步把信息和一些真知灼見,從發言人的腦子里拉出來。
2.民主之后再集中。大家都已經把話說完了,那最后,如果意見都統一,沒問題,如果意見出現不同,怎么辦?是下級聽上級的,是多數聽少數的,還是少數聽多數的?這就要定好決策機制。其實決策機制沒有絕對的正確,比如,你可以說我們的投資委員會有七個人,要全體同意才能過會,沒問題;你也可以說,我是一個絕對多數,“絕對多數”你可以定義成三分之二是多數,你也可以定義成百分之五十一是多數;你甚至也可以定,如果在決策委員會中出現爭議,最高位的領導決策。這些都沒問題,都是行之有效的決策機制。
先民主,再集中,民主集中制一旦形成決策之后,往前推進,這個決策就是大家共同的決策,這個推進就是大家共同的決策落實。
3.必要時重新修正決策機制。如果經過半年、一年的實踐,發現這種民主集中決策機制有偏差,可以更民主一點,或者更集中一點。
第三,采取什么心態
作為領導、CEO,他有戰略堅守,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他敢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困難,堅持不懈、不動搖。最后,這個領導在民主集中制實施過程中,他能夠推功攬過。不管別人怎么講,不管他的決策有沒有經過民主集中制的流程,他還是最后拍板的那個人。
除了一把手、領導之外,副手、核心團隊在民主集中制過程中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態?上面提到過,你有反對的責任,出發點并不是為了顯得你有多牛、多智慧、多偉大,而是為了團隊的共同利益、領導的利益、自身的利益。
另外,作為副手,不要開小會,不要立山頭。你最不該做的,就是民主集中制制定了決策之后,實施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你拉起小山頭,開起小會,跟別人說,你看,當初我就是這么說的,他們不聽。這對你的小團隊不利,對大團隊也不利,對領導也不利,因為你違反了民主集中制,你這樣形成不了集體的合力。
最后,有領導,有核心團隊,那我們作為群眾應該干什么?
1.要主動發言。把它當成一種權利和責任。
2.要自信。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小嘍啰、最一線的人,就覺得,我為什么要發言呢,我這么判斷對嗎?不要管對不對,你要給出論點、論據、論證,給出自己有信心的發言。
最后,這是一個進階的對群眾的要求——你要做比較。比較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你是怎么說的,其他人是怎么說的,CEO最后是怎么總結的,最后的決策是怎么做的;另一層是你的判斷跟最后實際發生的情況是否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比你判斷的要好,哪些比你判斷的要差,這些好和差,底層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在民主集中制執行的過程中,你總是主動發言,總是很自信地主動發言,總是比較自己的判斷、領導們的判斷,以及實際未來發生的情況,你會進步飛快。
說到底,無論是領導/CEO、副手/核心團隊、群眾,在民主集中制中要秉著八個字:“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