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龜智庫
來源 | 貸后圈
在金融生態中,“催收” 很特殊,它如此重要,卻也如此敏感。
對頭部催收企業而言,往往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一舉一動皆引發廣泛關注。
貸后圈此前已對全國性銀行以及持牌消金的委外催收進行了盤點,發現一些催收機構被頻繁提及。
誰是名副其實的“催收之王”?本期貸后圈將基于公開信息,從資質水平、業務能力、合規情況等三個維度對這些高頻出現的催收公司進行梳理和對比。
*在全國性銀行和消金公司的委外統計中,以出現次數為參考標準,選出“高頻催收機構”。
01
公司基本情況
從成立時間來看,這些高頻催收機構普遍較早,最晚的成立于2015年。其中,青島聯信、遼寧盛恒律所、高柏、錦創科技、CBC、廣東浩傳、恒源昊、深巨元這8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之前,先發優勢為這些催收公司打下了深厚的市場基礎。
其次,這些機構的注冊資本普遍較高,華道數據、濟南萬和、和君縱達、廣東信天下的資本在5000萬以上,其中華道數據的注冊資本達20,000萬,斷層領先,且目前已全部實繳。高柏、錦創科技、廣東浩傳、張家港中保金、浙江友信、浙江申匯、中經信匯的注冊資本也達到了5,000萬。
不只是雄厚的資金成本,部分機構背后還有實力強大的投資方做背書。出現頻率最高的萬乘聯合,其背后掌權人何伯權,就是有名的企業家和投資家。
分支機構數量超過80的催收公司有8家,包括廣東浩傳、廈門煌隆、廣東德律、萬乘聯合、廣州回龍、CBC、浙江友信、上海一諾銀華,其中廣東浩傳、廈門煌隆的分支機構超過100家,遙遙領先。可以看出,分支機構數量和被金融機構選擇的次數成一定正相關。
整體上,CBC、高柏、廣東浩傳這3家公司在成立時間、注冊資本、分支機構數量等方面同時拔得頭籌。
02
業務能力
為了考察業務能力,貸后圈從公司資質、中標情況、人員素質等多重維度進行盤點。
一、公司資質
可以看到,錦創科技擁有的資質證書和知識產權在數量上有著絕對優勢,目前持有13個有效資質證書,2個發明專利,121個軟件著作權。
華道數據的軟件著作權數量為86個,僅次于錦創科技。
和君縱達、恒源昊、浙江友信、CBC等在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上也都保持相對優勢。
觀察各催收公司的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除了有相關技術手段輔助催收業務本身,如自動呼叫、智能決策支持系統,還有一些系統涉及到公司內部管理,在提高催收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業務風險。
在浙江申匯、浙江銳拓的軟件著作權中,貸后圈還看到了金融調解系統。由此可見部分催收機構已經通過技術手段逐漸從單一催收向“催調訴一體化”模式轉型。
二、中標情況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標公告結果中去除“廢標流標終止”)。部分催收公司還有其他業務,故此處統計還包含少量催收以外的招投標項目。
萬乘聯合、上海一諾銀華、青島聯信、CBC、高柏這五家的業務規模領先,投標和中標數量都最多。其中萬乘聯合參與投標和中標的項目數量達到800+,可以看出招標方更傾向于與頭部機構重復合作,這也導致了強者恒強。
在統計的催收公司中,它們的中標機構覆蓋不同類型,基本上以全國性銀行為主,互聯網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消金公司的出現頻率也相對較高。
上海一諾銀華、高柏、廣州回龍、錦創科技、張家港中保金、浙江友信、廈門煌隆、中經信匯、廣東信天下、寧波正立、和君縱達等服務類型更為豐富,還涉及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
中標率方面,這些頭部催收機構大多保持在95%以上,寧波正立、中經信匯、銀泓、石家莊氐宿這四家排名相對靠后,中標率集中在92%-94%左右。
華道數據、廈門銀信達、江蘇勇乾、浙江銳拓、浙江申匯、廈門煌隆等催收公司的中標率排在前列,均在98%以上,其中華道數據以中標率99.12%位居榜首。
三、人員素質
在多數的傳統催收中,部分工作人員的催收態度和催收行為相對容易引發投訴。
對此,貸后圈找到各家催收公司近幾年的招聘信息,對催收員的學歷要求和經驗要求做了如下統計:
不難看出,催收公司對催收員學歷通常不做特殊要求。僅有CBC、廣州回龍、恒源昊、遼寧盛恒、石家莊氐宿這幾家,最低學歷要求為大專,廣州回龍、恒源昊在部分地區招催收員時要求本科學歷。
在工作經驗方面,只有高柏、廣東浩傳、寧波正立、石家莊氐宿、廈門銀信達、江蘇勇乾等公司對催收人員提出了一些經驗要求,其余基本不做經驗方面限制。
較低的從業門檻,往往意味著粗放的展業模式,這無疑是催收行業投訴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03
合規情況
數據來源:黑貓投訴平臺&企查查
從黑貓投訴來看,恒源昊的投訴量最多。從投訴內容來看,其催收業務可能涉及螞蟻、微眾銀行、美團等多個貸款平臺,這也許是其投訴量高于同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巨元、CBC、廣東德律、深圳融關、青島聯信的投訴數量排在榜單前列。
青島聯信的涉訴案件數量較多,達到27件,且在這些案件中青島聯信均為被告。浙江友信、萬乘聯合這兩家催收公司的司法案件數量也很高,分別為24件和19件。
在盤點的這些公司中,司法案件幾乎都涉及勞動爭議。其中,廣東德律的勞動爭議占比為94.12%,深巨元與和君縱達的勞動糾紛分別占涉訴案件的71%和43%,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上述公司在內部管理上的問題。
此外,萬乘聯合、CBC、青島聯信、上海一諾銀華、高柏、深巨元、浙江友信、深圳融關、錦創科技、深圳融關、浙江申匯、華道數據、和君縱達等存在人格權、隱私權、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糾紛,結合催收業務性質,或許與暴力催收存在一定關聯。
04
小結
在金融貸后清收的競技場中,“合規為基、技術制勝”已成為頭部催收機構的生存法則。
目前來看,萬乘聯合、CBC、高柏、廣東浩傳等企業憑借深厚的市場積淀、高密度的分支機構布局占據了行業領先地位;
錦創科技、華道數據、和君縱達等企業依靠強大的技術能力和研發投入,在催收界亦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合規挑戰依然如影隨形,對內員工和企業之間勞動爭議頻繁沖擊管理體系,對外因催收不當衍生的種種糾紛加劇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
未來,隨著監管趨嚴及“催調訴一體化”模式普及,技術驅動下的合規服務能力將成為分水嶺。只有將資質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信用價值,才能在萬億不良資產市場中真正稱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