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自古華山一條路》
尺寸:142×69 cm. 約8.8平尺
鈐印:石魯 自古華山一條路。石魯寫于長安。
作為長安畫派的理論中堅和藝術巨擘,石魯是個天才、怪才。在當時的中國藝壇之中,很少有人能像石魯那樣于詩、書、畫、印的綜合成就上達到如此的高度;也很少能有人像他那樣在思想的深度和形式的描述上到達高度完美的和諧,在人格魅力和藝術精神上有如此強悍的表現。石魯的山水畫寫盡了西北大地的煙水云川,壯勢雄強的黃土高原、陡峭險峻的華山、蜿蜒盤旋的黃河、綿延萬里的長城全都是石魯最為鐘愛的題材。石魯主張把山水“當作人來畫”,“當成個大人來畫”,尤其在他一系列以華山為題材畫作中,這種創作思想體現的更加鮮明,本幅《自古華山一條路》便是絕佳例證。
石魯愛畫華山,出現在石魯筆下的華山,并不是道者歸隱煉丹的隱居地,也不是樵夫漁人的樂耕堂,更不是盜匪剪徑的亂石窩。石魯著意刻畫的是華山的險峻石骨,是它傲然挺立的精神,是它立高寒而不移的風骨,所謂把山水“當作人來畫”或許就是這種意思吧。便如石魯在《自古華山一條路》中對于華山的闡釋那樣,他把華山看做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人,一個雄壯有傲骨的男人,華山的精髓正在于此。華山自古以險峻著稱,一派山骨,錚錚鐵骨,直上直下,“自古華山一條路”就是這種感覺。石魯敏銳的抓住了華山險峻的最大特點,并不拘泥于山石樹木表面細節的摹寫,而是以簡括老辣的筆法、墨法,恣意放縱的寫出卓立險峻的華山。畫家截取了游人攀登華山時的一段山色進行描寫,前景處寫巨石一塊,其上數棵老松盤曲蜿蜒。畫面主體部分為華山山體,山壁陡峭,如刀斬斧剁一般,一條窄且陡的山路依山向上,似乎將山峰一劈為二。畫家似乎刻意回避了對于遠山的描寫,而是主要將筆墨用在了近、中景處山、石的描寫,這樣的處理方式頗有北宋范寬堂堂大山構圖方式的古風,這種構圖使畫面中的山體顯得厚重踏實。同時為了更加符合華山險要峻拔的特點,石魯運用幾乎豎直的線條畫出山石的紋路肌理,這樣,一種向上升騰峭拔的感覺便自然而生了。本幅中石魯用濃墨略略染寫華山松,其形各異,依山勢而長。華山少樹,偶有虬曲怪松自崖間石隙長出,也似錚錚鐵骨的華山一般,傳達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石魯以華山為題材的系列作品中,絕少看到點景人物的存在。而在本幅當中,畫家卻出人意料的于險峻料峭的山道上,以簡約的墨筆,點出一行向上攀爬的登山客,雖只有寥寥數筆,卻能筆簡而意全,在峭壁懸崖間憑添一股生氣,這也是畫家本人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真性情的真實寫照。
—版權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編輯丨陳麗玲
主編 | 廖偉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