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魯安第斯山脈深處,一位身高僅1.27米的農民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馬塞利諾·阿巴德·托倫蒂諾近日在胡安科大區科查欽切鎮的養老院慶祝了“125歲生日”,盡管缺乏官方認證,但秘魯政府已通過身份證確認其出生日期為1900年4月5日。這位終身未婚、以耕作和砌磚為生的老人,因其傳奇般的長壽經歷和獨特的飲食習慣,引發了對人類壽命極限的新一輪討論。
4月5日,科查欽切鎮養老院為馬塞利諾舉行了簡樸的生日儀式。工作人員準備的蛋糕上插著象征性的蠟燭,這位白發稀疏的老人在眾人簇擁下露出標志性的笑容。自2019年被發現以來,馬塞利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偏遠咖啡種植園的廢墟搬進養老院,并獲得了政府每月65美元(約合人民幣470元)的養老金。秘魯發展與社會包容部曾公開贊揚其長壽秘訣,認為“胡安科地區寧靜的自然環境”和“平和的心態”是其健康的關鍵。
關于年齡的爭議始終伴隨這位超級人瑞。由于出生證明缺失,吉尼斯世界紀錄尚未承認其年齡。目前官方認證的全球最長壽男性是112歲的巴西前養豬場主若昂·馬里尼奧·內托。不過馬塞利諾的支持者指出,政府頒發的身份證件具有法律效力,且早在2019年就有村民證實其超常年齡。
馬塞利諾的日常飲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護工多洛雷斯·佩雷斯透露:“他每天早晨必須吃牛油果,否則會心神不寧。”這種富含健康脂肪的水果,搭配以水果、蔬菜為主的飲食結構,被認為可能與其長壽相關。年輕時,他習慣咀嚼古柯葉提神,這種安第斯山區傳統習俗如今已被養老院更健康的飲食方案取代。工作人員還特別提到,盡管年事已高,老人仍保持著規律的作息和適度的身體活動。
這位秘魯老人的生命軌跡充滿坎坷。7歲時父母在渡河時意外身亡,少年時期又被倒塌的墻壁砸中導致髖部永久損傷。被附近莊園主收養后,他開始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農耕生活。直到2019年政府工作人員翻山越嶺找到他時,這位世紀老人仍居住在無電無水的廢墟中,每天用斧頭劈柴生火。養老院廚師回憶初次見面場景:“他安靜地坐在木樁上,身后是云霧繚繞的山谷,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秘魯政府正計劃向吉尼斯提交認證申請。若通過審核,馬塞利諾將打破法國女性讓娜·卡爾芒122歲164天的現存紀錄。不過對老人而言,這些榮譽似乎并不重要。工作人員觀察到,他更享受在養老院花園曬太陽的時光,偶爾會用克丘亞語喃喃自語,提及記憶中“被河水帶走的父母”。盡管聽力衰退且語言表達受限,他仍能用笑容回應來訪者,保持著秘魯官方報告中提到的“友好性格”。
從安第斯山麓到政府檔案,馬塞利諾的生命故事折射出特殊時代背景下個體與社會的復雜關系。其長壽現象既有獨特的個人體質因素,也離不開特定地理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影響。隨著現代醫學對衰老機制研究的深入,這位跨越三個世紀的老人,或許能為人類探索生命極限提供新的觀察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