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自貢4月7日電 (劉剛 楊俊 李澤熹)四川自貢市榮縣公安局7日通報稱,榮縣公安破獲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日前已被提起公訴。該案共打掉5個犯罪團伙,斬斷了涉案金額400余萬元的互聯網“黑色產業鏈”。
抓獲嫌疑人現場。榮縣公安 供圖
據了解,日前,民警在網絡巡查時發現,有人在深夜進行非法賬號交易。隨后,民警果斷出擊,在榮縣一鄉鎮的村道上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王某抓獲。同時,在兩人駕駛轎車的后備箱里發現了“深夜賺錢”的秘密。
經審訊,從2022年9月起,劉某某和王某流竄于榮縣各大商超入口、街頭巷尾,招呼過往的群眾掃描二維碼可送洗衣粉、紙巾等禮物。掃描二維碼之后,群眾的手機號就會被發至“注冊賣號”的微信群。群里專人將手機號用于注冊微信、QQ、抖音、淘寶等各大平臺的賬號,群眾把注冊用的驗證碼告訴擺攤人員后,即可領取到價值10元左右的小禮物。而此手機號注冊的這些賬號,則以上百元的價格賣給對應的犯罪團伙。
據辦案民警介紹,通過幾個月的設點擺攤,劉某某和王某依靠賣號非法獲利50余萬元。這樣的暴利,劉某某還覺得不夠。通過賣號的微信群,他找到外省設備商,花費3萬余元購買了一套名叫“嗅探”的高科技設備。
隨后,劉某某和王某將車開到四川省的各市州鄉鎮,啟動“嗅探”設備,攔截獲取周圍半徑數百米范圍內通訊網絡中使用2G信號的手機號碼,劉某某再將這些手機號發送至上游號商專門組建的售號微信群。群里的注冊客服申請注冊各網絡平臺賬號后,“嗅探”設備會再次攔截獲取以短信的方式發送給號主手機的注冊驗證碼。受害人只會以為收到了一堆莫名其妙的短信,而劉某某則拿著這些驗證碼成功注冊了各大網絡平臺的賬號,轉手在微信群里賣出。嘗到甜頭后,劉某某和王某便流竄在各地鄉鎮進行非法賬號交易。
抓獲嫌疑人現場。榮縣公安 供圖
近日凌晨,榮縣公安網安大隊民警雷霆出擊,在榮縣一鄉鎮的村道上,將正在利用“嗅探”設備攔截獲取2G手機信號的劉某某、王某抓獲,現場查獲“嗅探”設備1套、作案手機10余部。經查,劉某某、王某犯罪團伙在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通過擺攤掃碼送禮品、利用“嗅探”設備搜尋信號等方式,非法獲取他人手機號注冊各大平臺賬號,賣出后共獲利66萬余元。
至此,榮縣公安成功摧毀活躍在四川地區的“地推團伙”5個,“嗅探”設備供貨商1個,共扣押電腦、手機等電子介質200余部,“嗅探”設備3套,網絡支付結算類賬號200余個,實名網絡賬號10萬余個,涉案金額高達400余萬元,實現了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全鏈條”打擊。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王某等12人,已被榮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