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奇點說過一句話:
牛馬之交,是打工人最沉重的枷鎖。
所謂牛馬之交,就是指職場牛馬們,因工作而結識,在頻繁來往中形成的社交關系。
身處職場環境中,每個人都過得疲憊不堪,因而這種社交常常伴隨著負能量。
他們不是抱怨吐槽,就是相互踐踏。
一直混在這樣的圈子里,久而久之,人就如套上枷鎖,再也無法翻身。
只有遠離牛馬之交,人生才會越來越順。
1
豆瓣有個小組叫“職場吐槽大會”,里面聚集了一大批打工人。
細細翻看其中的帖子,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是吐槽單位的,要么是福利不夠好,要么是制度沒人性。
一類是抱怨領導的,這個經理愛挑刺,那個副總喜怒無常。
一類是傳八卦的,有同事背后說壞話,有客戶塞好處費……
在這里,大家互相吐苦水,訴說各自的悲慘遭遇。
他們表面上好像獲得了一些情感共鳴。
但實際上,這些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人的心情越來越差。
自媒體作者@薇薇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她剛進公司時,同事趙姐對她頗為照顧。
為了表示感謝,她也常常幫對方買個奶茶,取個快遞。
這一來二去,兩人關系越處越好。
起初趙姐還只是跟她談點工作上的事,可后來對方和她聊起最多的,是對生活的抱怨。
不是說丈夫又夜不歸宿,就是家中破事太多。
在趙姐的生活里,好像總有說不完的糟心事。
甚至,趙姐常常會微信轟炸薇薇,連發好幾條六十秒的語音。
薇薇十分心疼趙姐,可她安慰的話語在喋喋不休的抱怨面前,卻顯得單薄又無力。
漸漸地,她竟也開始感到人生不易,每次都跟著唉聲嘆氣,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趣。
到最后,薇薇甚至患上了輕度抑郁癥。
原本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就此活在了陰郁之中。
情商之父戈爾曼曾說:
情緒具有超強的傳染性和擴散性,不僅能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也會因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現實中,有人認為同事間在一起吐槽抱怨,沒什么大不了的。
可實際上,一旦壞情緒傳播開來,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
這看似是排解情緒,實則是火上澆油,只會讓人越來越抑郁。
要知道,一個陷在泥潭里的人,最需要的是脫身的方法。
而不是和另一個泥人埋怨“這泥坑真臟、真深”。
遇到負能量的人,及時抽身,沉默以對,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2
作家周樂在《正思維心理學》中,提過一個“底層影響因子”的概念。
如果一個人長期接觸低認知的人,你就很容易受對方影響。
哪怕你原本稍有見識,也會被迫拉低自己的層次,融入對方的圈層。
看過清華“掃地僧”張立勇的經歷。
張立勇出生在江西的一個小山村。
18歲那年,他孤身南下,到廣州一家工廠打工。
當時他每天接觸的都是工友,大家聚在一起總是各種吹牛。
有一次,他聽工友說有個投資賺錢的機會,其中門道說得細致入微。
張立勇覺得機會難得,就一次性拿出半年的工資作為投資。
結果這筆錢不出半個月,就虧得血本無歸。
這種永無出頭之日的光景,讓張立勇心中起了波瀾。
偶然一天,工廠里來了幾個外賓,由廠里的翻譯接待。
看著翻譯和外賓侃侃而談,張立勇羨慕不已。
從那之后,張立勇不再和工友們八卦閑聊,而是整天和翻譯們交流知識。
很快,他就在翻譯們的指導下,掌握了基礎的英語。后來經人介紹,他應聘進了清華大學食堂工作。
平時一有機會,他就拉著學生交流英語,打磨口語。
短短幾年時間,張立勇一路考下了四六級,甚至通過了托福考試。
他的故事經媒體傳揚開后,立刻有外企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正是張立勇及時遠離了工友,這才更改了命運的軌跡。
記得劉潤的一句話:你周圍人的認知,決定了你成長的上限。
現實中,很多人兢兢業業工作,但日子總沒什么起色。
原因就在于,跟底層人交往過密,從而限制了你認知的發展。
你整天跟同事不是聊著八卦,就是談談小道消息。
接觸到的都是沒營養,沒深度的內容,你自然無法獲得新知,打開向上的通道。
《認知紅利》中說:你這輩子的成就,是靠你的認知支撐起來的。
所以一個人突破階層第一步,是遠離牛馬圈子。
打破了認知壁壘,你才能站在更高的維度,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3
硅谷頂尖投資人吳軍曾開通一個職場專欄。
在一期讀者來信中,讀者們紛紛朝他倒苦水:
自以為關系不錯的同事,卻在背后傳我的隱私; 我本來要升職的,結果在公示期被同事舉報違規辦事; 有同事趁我病假,撬了我的客戶……
吳軍一一瀏覽完信件后,一針見血道:
同事關系的本質,是利益驅動。 你以為彼此是搭檔,是合作者,但同時也是對手,是競爭者。 所以鉤心斗角、發生背刺,理所當然,根本沒什么可抱怨的。
現實中很多人初入職場,總希望和周圍的同事打成一片。
但職場中的牛馬之交,看著其樂融融,其實各自心懷鬼胎。
等到吃過虧、上過當后才會發現,職場根本沒有真友誼。
一旦你阻礙了別人的路,最先出局的只能是你自己。
金牌培訓師吳浩分享過這么一個故事。
小胡和小徐是部門同事,因為都喜歡打籃球,平時沒事時就約個球、吃個飯。
在領導看來,兩人的關系相當不錯。
有一次,為了開拓新市場,總監就索性讓小徐和小胡一起,合力設計一款新方案。
由于小胡資歷更老,總監拍板讓小胡為負責人,小徐配合。
過了段時間,方案出來后,領導們非常滿意。
事后,部門總監特意點名表揚了小胡,還給他升職加薪。
而身為副手的小徐,只是加了薪,于是他嘴上恭喜著小胡,內心卻十分窩火。
后來,公司繼續讓二人搭檔,負責開拓新客戶、接訂單。
心懷不滿的小徐,一有機會就暗地使絆子:
與客戶交流時,他經常吐槽小胡不懂設計;
方案也不認真做,他還故意拖延,降低客戶好感。
結果身為負責人的小胡因為業績太差,被撤了職。
不久后小胡跟客戶閑聊,談及這段工作,這才知道是小徐一直在暗地使絆子,他只能吃下了這個悶虧。
很認可查理·芒格的一句話:
同事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因為人性是很復雜的。
要知道,職場不是用來交朋友的地方。
牛馬之交只有利益鏈接,沒有情感維系。
在利益一致時,大家都面慈心善。
一旦出現利益糾葛時,便少不了傾軋算計。
人在單位,請警惕同事之間的關系。
工作歸工作,交心歸交心,拎得清看得透,你才能把事做好,實現人生進階。
社會學家劉少杰曾說:
越是階層固化,普通人越容易淪于底層社交,從而陷入底層困境的循環中。
因為大家都把精力用來鉤心斗角,進行無效社交,就沒有時間去提升自己。
以至于誰都沒有辦法逃離,最后就集體淪陷在底層。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圈子,請及時劃清界限。
只有遠離底層的絞殺,你才能免受侵害,過上高層次的人生。
點個贊吧,趁早逃離牛馬之交,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