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檔最終由《我的世界大電影》斷檔領跑的現(xiàn)實,折射出電影行業(yè)在供需兩端的“難以同頻”,如果電影市場還在期望節(jié)日檔期效應能夠永遠給市場續(xù)命,恐怕就太樂觀了。
讀娛 | yiqiduyu
文|零壹
據(jù)貓眼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4月6日21時,2025清明檔總票房為3.75億,總人次921.0萬,總場次139.5萬。與2024年同期《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2》等影片帶動的8.42億票房、2100萬觀影人次相比,今年3.75億、921.0萬人次的表現(xiàn)可謂斷崖式下滑,也是近年來最差的一屆。
電影市場票房腰斬,但各地文旅數(shù)據(jù)幾乎都在飆升。
演出方面。北京市文旅局公布,全市150個演出場所舉辦線下營業(yè)性演出225臺877場,與2024年同期相比(4月4日—6日,清明節(jié)假期3天),演出場次、觀眾人數(shù)、票房收入預計分別增長約50%、55%、46%。
文旅方面。湖南省累計接待游客1984.87萬人次,同比增長33.09%,游客總花費126.87億元,同比增長58.86%,164家4A級景區(qū)累計客流116.38萬人次,同比增長70.73%;
清明假期期間,福建全省12家共計13處5A級景區(qū)的游客接待量738064人次,同比增長62.18%;
浙江省累計全域旅游人數(shù)211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1%。浙江全域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0.3%;
江蘇A級旅游景區(qū)等接待游客2046.8萬人次,游客消費總額達9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85%和18.11%。
在這場冷清戰(zhàn)役中,《我的世界大電影》以1.05億成為檔期冠軍,也是目前檔期內唯一破億的新片。
同時,《我的世界大電影》北美首日票房達5800萬美元,創(chuàng)下游戲改編電影歷史新高,遠超《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首日3170萬美元的游改電影紀錄,預計首周末票房將突破1.57 億美元,超過《美國隊長:勇敢新世界》,成為2025年北美開畫票房最高的影片。
但無論國內外,《我的世界大電影》的觀眾口碑都十分拉垮。開畫當天,這部影片的爛番茄新鮮度僅51%,其中不乏“災難性”、“無趣愚蠢”等惡評;網(wǎng)站方面IMdb評分6.1,豆瓣評分5.8,都是同類型好萊塢大片中的較低水平。
低迷的口碑與生猛的市場表現(xiàn)差異如此鮮明,商業(yè)邏輯與內容邏輯依托于完全不同的底層基礎。而對于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清明檔最終由《我的世界大電影》領跑的現(xiàn)實,也折射出電影行業(yè)在供需兩端的“難以同頻”。
1
幼稚、平庸、無IP深度的《我的世界大電影》
《我的世界大電影》口碑不佳,最明顯問題是把電影拍成了“兒童向的冒險模板”——主角團誤入方塊世界,為拯救方塊世界尋找神器、擊敗邪惡反派的套路,缺乏情感深度與敘事創(chuàng)新,也完全不注重邏輯和情緒烘托,整部影片在過家家一般的喧鬧和荒誕之中開始和結束。
《我的世界大電影》徹頭徹尾地把電影調性朝向了14歲以下群體。在這部影片中,成人觀眾會發(fā)現(xiàn)影片敘事架構和細節(jié)無比簡陋,也沒有給人物塑造留下任何空間和厚度,每個人都帶著一個標簽從頭到尾仿佛在演小學舞臺劇,區(qū)別是舞臺變成了特效綠幕罷了。
堅決的低齡化也體現(xiàn)在,影片幾乎沒有任何真正的危機感。主角團隊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不能回去”,而由豬靈們組成的反派團隊幾乎都是不堪一擊的賣萌蠢貨,即便是主角團隊偶爾吃癟也是為了喜劇元素考慮。杰森·莫瑪在片中被反派像沙包一樣暴揍又被炸藥炸上天,但從頭到尾沒出現(xiàn)一絲血跡;小男孩與渲染極為恐怖的“末影人”對視,最終居然沒有依靠任何設定反轉而是一頓亂砍過關,可見整個世界觀塑造的“無害化”程度之極端。
值得一提的是,從內容來看《我的世界大電影》絕對是主動拍得如此低幼。影片的主線是典型的“誤入異世界冒險”類型,這與2017年翻拍的《勇敢者的游戲》系列如出一轍,但劇情走向的年齡定位則完全相反。
《勇敢者的游戲》突出了自身RPG游戲設定的三顆心生命數(shù),因此包含著大量危險和死亡場景,道恩·強森、凱文·哈特、杰克·布萊克、凱倫·吉蘭的四人組死的千奇百怪,穿越造型性轉、書呆子變猛男等設定,也完全和低幼無關。
對于多數(shù)路人觀眾來說,《我的世界大電影》在前半段的異世界呈現(xiàn)和冒險追逐戲尚且能夠依靠視覺特效來構建奇觀,但劇情極端簡化和低幼讓后半程的觀影變成了一種煎熬。
沒有危機感的營造,影片的“創(chuàng)造力”主題也沒有一絲深入,故意演得很弱智的主角和本身就很弱智的反派,讓故事在普通成人觀眾看來產(chǎn)生一種奇異的荒誕感,意味著影片所強調的并非世界觀的真實,而是強調其虛擬和非現(xiàn)實。這也讓角色的成長和變化尤為生硬和不可信,使得影片在游戲元素的視覺特效之外一無是處。當杰森·莫瑪喜劇常客杰克·布萊克兩個壯漢又唱又跳結局時,頗有種讓觀眾心念“快點結束吧”的魔力。
雖然名氣更大的“海王”杰森·莫瑪喜劇常客杰克·布萊克是主角,但中學生亨利和她的年輕姐姐艾瑪·邁爾斯是敘事的主視角,兩者分別由10后和00后飾演,而這兩個年輕人卻是整個團隊里看起來最冷靜老成的,杰森·莫瑪和杰克·布萊克在片中從頭顛到尾,而黑人女性角色仿佛只是為了多元化,完全沒有存在感。
影片所有的亮點,絕大部分來自“我的世界”這款游戲的元素本身,一小部分來自杰森·莫瑪和杰克·布萊克的喜劇戲份。
作為一部游戲改編電影,《我的世界大電影》提供了份大量足的游戲復刻內容,粉色方塊羊、苦力怕、僵尸、豬靈、末影人、村民等角色一一出現(xiàn),鉆石裝備、紅石動力礦場、工具箱合成等經(jīng)典元素瘋狂堆砌,包括了能令玩家會心一笑的大量游戲彩蛋。
但問題在于,《我的世界大電影》僅僅是塑造了這個方塊世界的存在,而沒有搭建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也并沒有呈現(xiàn)出《我的世界》游戲本身不同于其他冒險RPG的特征,“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在影片中雖然時刻被強調,但實則是淺嘗輒止喊喊“口號”罷了。因此也有很多玩家評論道:“100分鐘的電影不如去游戲里挖100分鐘礦。”
2
電影市場不能再依賴節(jié)日普漲效應了
但就是這樣的極端簡化、不尋求任何深度、不尋求任何廣度、甚至不希望從IP本身中挖掘出魅力的“流水線低幼糖水片”,成了4月以來全球電影市場的主心骨。
比起北美市場表現(xiàn),《我的世界大電影》在國內清明檔能夠實現(xiàn)斷層領跑,尤其令許多業(yè)內人士感到意外。在上映之前,據(jù)燈塔專業(yè)版顯示,不少媒體映前預測《我的世界大電影》的總票房僅8000萬到1億左右,結果僅清明三天已經(jīng)突破這一數(shù)字,而映前熱度和預測票房更高的《向陽·花》和《不說話的愛》均低于預期,梁朝偉主演的《獵狐·行動》僅2000萬,肖央、春夏主演的《陽光照耀青春里》更是只有400萬入賬。
不同類型的國產(chǎn)劇情片在《我的世界大電影》這樣一部好萊塢低分特效片面前一敗涂地,這與近年來“進口片疲軟、國產(chǎn)片檔期主流”的印象又不一樣。
原因之一,當然是《我的世界大電影》作為商業(yè)片的賣點十分穩(wěn)固,海量的游戲玩家構成了基本盤,喜劇視覺特效大片的特征吸引了一定路人盤,而電影的低齡化又為春節(jié)檔后空白的親子觀影滿足了硬需求,畢竟在看完《哪吒2》和《熊出沒》后,市場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合格的低齡電影出現(xiàn)了。
而更深層次一些的原因,則是劇情類真人電影與大眾精神需求對接的日漸錯位。《人生大事》這樣的催淚題材能夠在2022年狂賣17億,而近兩年涌現(xiàn)的大批有同類元素影片中則只有《小小的我》等寥寥數(shù)部達到預期,依靠的還是演員話題帶來的票房效應,電影人的創(chuàng)作力逐漸有自說自話之感,而大眾似乎不再熱衷于花費假期和金錢來一場心靈洗禮或按摩,而是更多把這些內容留在電影上線流媒體的時候。
據(jù)讀娛觀察,近年來,有一定話題熱點的電影上線流媒體時,往往會迎來第二波社交平臺話題熱潮,這種二次熱潮的級別,要明顯高于四五年前。
為什么會這樣?讀娛認為一個核心的變化,是大眾對于電影消費的預期正在產(chǎn)生根本性的變化。
作為大眾娛樂消費中的一環(huán),“古早品相”的典型劇情電影優(yōu)先級正在迅速下滑。能數(shù)得上號的爆款中,頭部爆款如《哪吒2》是頂級特效+全齡喜劇+全民話題,腰部黑馬中《周處除三害》《默殺》《異形奪命艦》《孤注一擲》是尺度打底的各種奇觀化呈現(xiàn),《好東西》《年會不能停》是社會議題電影形式的高度新穎化……
清明檔影院并非沒有給其他電影機會。上映首日,《向陽·花》排片高達25.1%,《不說話的愛》排片20.5%,均比《我的世界大電影》的18.4%要高,結果這兩部電影單日票房卻比后者票房低了1500萬和2500萬,而上映已經(jīng)66天的《哪吒2》,居然還能以8.7%的排片拿下17.9%的票房占比,可見觀眾的需求差異有多么明確。
這種需求說夸張點,也許就是:“別整那些隔靴搔癢、自鳴得意的偽深刻表達了,來點讓我笑到、虐到、爽到的玩意兒,把我伺候好了!”
像《我的世界大電影》這種存在明顯缺陷的特效片都能大殺四方,就是因為從“服務觀眾、取悅觀眾”角度來說,《我的世界大電影》還是有加分項的。
在讀娛看來,觀眾對電影內容“滿足感”的預期之所以明顯提高,原因之一顯然是電影的票價和時間門檻,與長短劇內容行業(yè)帶來的海量內容有明顯的“性價比”差異。這種性價比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質量與價格,而是在內容獲得的簡易程度、情緒觸達的速率、內容豐富與否可選擇性上的差異。為什么孫儷、王寶強等影人再度回到小屏幕演劇,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觀眾對于影院消費的目的性越發(fā)明顯,以常規(guī)劇情片以小博大的可能性正在無限趨向下降。
所以《哪吒2》顯然是在撐起大盤,而非虹吸大盤——沒了這種頂梁柱觀眾就會看其他電影了?別做夢了,觀眾難道不會把時間留給刷劇、把電影票錢留著充幾個月會員?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電影市場高度依賴節(jié)日檔期效應,而節(jié)日檔期的普漲效應也在逐漸失靈——除了春節(jié)檔依然堅挺外,其他檔期中電影面對旅游、演出的競爭時幾乎毫無優(yōu)勢,正如文章開頭數(shù)據(jù)中所顯示的那樣。
如果電影市場還在期望節(jié)日檔期效應能夠永遠給市場續(xù)命,恐怕就太樂觀了。在每一個重點檔期中,至少都應該有一個“五、六成功力的《哪吒2》”,電影市場才真正有增長的希望。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