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江西農村出身的何強,如今是城里小有名氣的包工頭。
突然一天,他倒在工地,被診斷為多器官衰竭。
醫院束手無策之際,母親林秀蘭在醫院煮餃子時發現端倪。
01
"何總!何總!你怎么了?"
工地上,工人李師傅的喊聲驚動了周圍所有人。何強的身體向前栽去,臉色刷白,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他搖搖晃晃地扶住一根鋼管,眼前一陣發黑,雙腿一軟,徹底倒了下去。
李師傅一把抱住何強的上半身,其他工人也都圍攏過來。何強嘴唇顫抖,想說什么卻說不出來,隨后便徹底失去了意識。
"快打急救電話!"工頭老劉一邊指揮工人們幫忙,一邊掏出手機撥打120。工地上的工人迅速圍成一圈,手足無措地看著地上昏迷不醒的老板。
何強今年剛滿三十八歲,卻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包工頭。靠著誠信和能干,他手底下管著三四十號工人,在江西南昌周邊承接了不少建筑工程,算是小有成就。
救護車很快呼嘯而至,醫護人員將何強抬上擔架,飛速送往最近的市中心醫院。
"快通知他家里人,看樣子情況不太好。"老劉對著工人們說完,便匆忙跟上了救護車。
醫院急診室外,何強的妻子周紅站在走廊上咬著指甲,不停地踱步。老劉和幾個工友也守在一旁,神情緊張。兩個小時后,主治醫生趙醫生終于推門而出。
"何先生的情況很不好,初步判斷是多器官衰竭,但具體原因還不明確。需要立即轉入重癥監護室,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周紅一聽腿就軟了,差點癱坐在地上。"怎么會這樣?他昨天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患者以前有沒有什么病史?最近有沒有接觸什么特殊的物質?"
"沒有啊,他身體一直很好,從不抽煙喝酒,連感冒都很少得。"周紅擦著眼淚說。
在轉入重癥監護室的第二天,何強的母親林秀蘭從農村趕來。她剛下車,顧不上擦去滿臉的塵土,便直奔醫院。
林秀蘭是個典型的農村老太太,花白的頭發用一根皮筋隨意地扎在腦后,手上的老繭彰顯著她一輩子的辛勞。看到躺在病床上插滿管子的兒子,她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
"娃啊,你這是怎么了?"
何強沒有回應,只是靜靜地躺在那里,呼吸微弱。各種監測儀器滴滴作響,顯示著他虛弱的生命體征。
第三天晚上,何強短暫地恢復了意識。他睜開眼睛,看到守在床邊的母親,聲音微弱地說:"媽,我想吃你煮的餃子..."
這一句話,讓林秀蘭的心揪成了一團。自兒子懂事起,每當生病,他總會要求吃母親煮的餃子。那是農忙時節里難得的美味,也是母親愛的象征。
林秀蘭擦干眼淚,握住兒子的手:"好,媽這就去給你煮,你一定要好起來。"
何強微微點頭,又陷入了昏睡。
02
接下來的幾天,何強的病情沒有好轉,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但始終找不到病因。CT、核磁共振、血液檢測,能做的檢查都做了,卻依然沒有答案。
趙醫生眉頭深鎖地站在辦公室里,反復翻看著何強的各項檢查結果。
"這太奇怪了,患者的肝腎功能嚴重受損,但我們找不到任何常見疾病的證據。沒有感染跡象,也沒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
就在這時,另一位醫生拿著一份新的檢驗報告快步走進來。
"趙醫生,血液樣本的進一步檢測結果出來了,發現了大量的環孢素!"
"環孢素?那不是器官移植后防止排斥反應用的藥物嗎?"趙醫生一臉疑惑,"何先生做過器官移植嗎?"
"根據我們的病歷記錄,沒有。"
趙醫生立即來到重癥監護室外,找到周紅和林秀蘭。
"何太太,我們在何先生的血液中發現了大量的環孢素,這是一種器官移植后防止排斥反應的藥物。何先生有沒有做過器官移植手術?"
周紅一臉茫然:"沒有啊,他從來沒做過什么手術,更別說器官移植了。"
"那他最近有沒有服用過什么特殊的藥物?或者接觸過什么不尋常的物質?"
周紅搖搖頭:"他平時工作很忙,基本上都是在工地和家兩點一線。最近他總說工地上事多,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上,連回家吃飯的次數都少了。"
林秀蘭一直沉默地坐在一旁,突然開口問道:"大夫,我兒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為什么這么多天了還查不出原因?"
趙醫生嘆了口氣:"我們現在懷疑何先生體內有毒物質,導致器官功能受損。但具體是什么毒物,以及它是如何進入何先生體內的,我們還在調查中。"
周紅突然想起什么:"會不會是工地上的建材有毒?我老公整天在那呆著。"
趙醫生點頭:"這是一種可能,我們需要請環保部門對工地進行檢測。同時,我們也建議您回顧一下何先生最近的生活習慣,看有沒有什么異常。"
就在這時,何強的病床旁突然警鈴大作。護士沖進去查看,隨后大聲喊道:"趙醫生!患者情況不好,血壓下降,心率不穩!"
醫護人員立即行動起來,搶救持續了半個小時。何強的生命體征勉強穩定下來,但狀況依然危急。
林秀蘭站在門外,緊緊抓著周紅的手臂,兩個女人的眼淚不停地流。
"別怕,大強會沒事的。"林秀蘭抹了抹眼淚,強作鎮定,"我去把他愛吃的餃子煮了,他醒了一定要吃。"
周紅點點頭,跟著婆婆去了醫院的小廚房。在那個狹小的空間里,林秀蘭從包里拿出從家里帶來的面粉,開始和面。動作雖然因年老而顯得緩慢,但每一步都熟練而精準。
"大強從小就愛吃餃子,每次生病了就嚷嚷著要吃我包的餃子。"林秀蘭一邊和面一邊說,"等他吃了這餃子,一定能好起來。"
03
周紅看著婆婆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心中一酸。林秀蘭這一輩子,就為了兒子操碎了心。
"媽,您先休息一下,我來幫您包餃子。"周紅在水池邊洗了手,準備過來幫忙。
林秀蘭搖搖頭,堅持親自完成每一道工序。她將和好的面團搟成薄皮,切成小圓片,包進準備好的肉餡。每個動作都流露出幾十年的老練與用心。
正當林秀蘭包到一半時,她的手突然停住了。她拿起一小塊面團,在燈光下仔細查看,又用手指揉搓了幾下,眉頭漸漸皺起。
"這面粉好像有點不對勁。"林秀蘭喃喃自語。
"怎么了嗎?"周紅問道。
"我總覺得這面粉的顏色和手感跟平常不太一樣,好像有點發黃,而且搓起來感覺粗糙。"林秀蘭拿起面團湊近鼻子聞了聞,"還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說不上來,但絕對不是面粉該有的味道。"
周紅也拿起一小塊聞了聞:"我聞著沒什么特別啊。"
林秀蘭卻搖搖頭:"我和了一輩子面,這面粉絕對有問題。"
"這面粉是從哪來的?"林秀蘭放下手中的面團,問道。
"是前幾天大強帶回家的,說是什么特產,讓我收著。后來聽說他住院了,我就帶了些來,想著給他做飯用。"
林秀蘭若有所思:"大強平時從哪買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