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編造“入室搶劫”虛假警情被罰,據重慶榮昌警方通報:
3月30日,網民李某某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發布“前幾天清流幾個孩子拿刀入室搶劫一對老人”的視頻,引發關注,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經核實,榮昌區清流鎮轄區未發生入室搶劫相關警情,該視頻屬于虛假視頻。經查,該信息系李某某為博取眼球而發布的虛假信息。李某某對故意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李某某因捏造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被榮昌警方依法處以行政處罰。
謠言制造機:從"段子手"到"法制咖"的奇幻漂流
"幾個孩子拿刀入室搶劫一對老人!"當這則自帶流量的短視頻3月30日在網絡平臺炸開時,遠在重慶榮昌區的李某某大概沒想到,自己即將上演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法制大戲。經警方查證,這場驚悚劇情純屬虛構,編劇李某某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成功斬獲"行政處罰體驗卡"一張。
一、法律視角:謠言的"價格標簽"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者,可處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若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刑法》第291條之二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正磨刀霍霍——最高七年有期徒刑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就像網絡世界的"價格公示牌":造謠成本=行政拘留+罰款;傳謠次數≥500次=刑法大禮包。
二、社會危害:當謠言成為"流量密碼"
造謠者像極了"流量乞丐",舉著"狼來了"的破碗四處乞討關注。但現實版"狼來了"的代價是:
1. 公共資源大放血:每則謠言至少消耗3名警力×8小時核查
2. 社會信任度熔斷:真發生案件時,"狼來了"效應讓群眾警惕性歸零
3. 恐慌指數暴漲:老年人看完視頻連夜加固防盜門
三、魔幻現實:謠言的"創作靈感"
細品這個案例的黑色幽默:編劇不去橫店當群演,非要當"法制題材編劇";不寫《老人與刀客》的武俠劇本,偏要挑戰《今日說法》的真實案例。就像把方便面包裝上的"圖片僅供參考"當真,非要說商家欺詐。
四、防謠指南:吃瓜群眾的自我修養
1. 看到"驚爆"新聞時,先默念三遍:讓子彈飛一會兒
2. 轉發前做三道算術題:消息來源?是否有警方通報?其他媒體有無報道?
3. 牢記"吃瓜法則":可以當瓜田里的猹,但別當傳謠的復讀機
五、靈魂拷問:你的流量值多少自由?
網絡時代,每個網民都是行走的"自媒體發射塔"。但需謹記:指尖輕點的"發送"鍵,可能觸發法律的紅外線警報。與其當"法制頻道特邀嘉賓",不如爭做"普法宣傳志愿者"——畢竟后者還能領到社區發的洗衣粉。
李某某用親身經歷演繹了現代版"烽火戲諸侯":點燃謠言狼煙博關注,等來的不是流量諸侯,而是警車駕到。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網絡不是《楚門的世界》,造謠者終將活成《今日說法》的主人公。正如古詩新編:流量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清凈故,守法第一條。
來源:本文借助deepseek創作,供普法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