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原油價格再次上演“大跳水”!
繼上周油價大漲之后,4月3日和4日,國際油價連續兩天暴跌,WTI(美原油)原油期貨兩日累計跌幅超過13%。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16時,紐約WTI主力期貨油價從4月3日的約71美元/桶,跌至約59美元/桶,跌幅為17%;倫敦布倫特主力期貨油價從4月3日的約74美元/桶,跌至約63美元/桶,跌幅為15%。這波跌勢中斷了自今年3月以來國際油價上漲的態勢。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都跌到了自2021年初以來的最低點。
而導火索就是美國所謂“對等關稅”與OPEC+增產。“美國加征關稅,貿易沖突持續升級,破壞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直接打擊了全球主要原油進口經濟體的前景,同時引發了對未來能源市場的深度擔憂和能源格局進一步調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郭海濤表示。
來源:視覺中國
疊加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出現超預期增產的因素,也導致國際油價急轉直下。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正己表示:“OPEC+增產與投資者對經濟與能源需求前景的擔憂導致國際油價承壓大跌。OPEC+產油國通過視頻會議達成協議,8個OPEC+主要產油國自5月起將原油日產量提高41.1萬桶。總體來看,參考此前OPEC+補償減產的計劃,OPEC+對于穩定油價仍有較高的意愿,但是OPEC+內部對于減產執行的力度仍需要市場觀察,若內部超產國難以控制產量,那么OPEC+內部的分裂壓力或將增加。”
種種不利因素交織,正令原油市場彌漫著愈發濃重的悲觀情緒。
摩根士丹利目前預計,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將為70美元/桶,較此前預測下調了5美元;高盛也認為油價存在跌破其70美元-85美元預期區間的風險;摩根大通上周在倫敦能源會議上成為了首家喊出油價可能跌至50美元區間的機構;而花旗集團則重申了60美元的悲觀預測……
郭海濤進一步表示:“從中長期視角來看,全球市場秩序會逐步恢復,油價下行會促使市場需求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對等關稅’對原油市場造成的沖擊,隨著供需關系的逐步調整,國際油價有望企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