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土地二輪延包工作會議近日在常德鼎城召開。會前,參會人員來到由中聯智慧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智慧農業”)打造、服務的鼎城區謝家鋪鎮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區等地現場觀摩,并給予高度肯定。
據了解,中聯重科智慧農業以數字化農藝技術為核心,融合遙感監測與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種植模型,系統性地解決農業資源利用率低下、生產標準化不足等問題,推動農業生產模式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實現農田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大面積單產的提升,為農業生產轉型升級樹立了新標桿,也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助力。
科技筑基,智慧農田改造推動“藏糧于技”落地
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區,作為全省重點示范項目,依托高標準農田,全面推行了數字化升級。經過中聯重科智慧農業的提質改造,實現了“小田改大田”,將原本110塊零散田塊整合為40塊標準化農田,耕地利用率提升10%,農機作業效率從50%-60%提高至80%-90%,為機械化、智能化作業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中聯重科智慧農業為該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區配置了農業氣象站、蟲情測報燈、土壤墑情儀等40余套物聯網設備,構建了“天空地人機”五位一體的監測體系,實時采集氣象、土壤、作物長勢等數據,為精準農事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精準農藝,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實現增產增效
中聯重科智慧農業依托“數據采集-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鏈技術體系,在示范區落地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植保等多項農藝技術服務。通過技術賦能,示范區水稻種植可實現“少人化、無人化”管理,生產效率與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可復制的“鼎城經驗”。
中聯重科智慧農業將先進的數字化農藝技術和智能化設備融合,通過“農田數字化改造+全流程農藝服務”模式,不僅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轉型,更推動了農業生產效率的突破性提升。未來,中聯重科智慧農業將繼續致力于以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為我國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注入強勁動能。
通訊員李家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