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2024年,瓷板、釉下彩及釉,121.5×200厘米
讓博物館化身一座山谷,在“山谷”中播下藝術與知識的種子,它是一片受保護的地方,大地、空氣、水、陽光共同塑造了它,這里風景曼妙。曾在法國鄉村植樹造林而聞名的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開始了他的上海山谷營造。在他看來,綠色森林不僅是物質存在,更是時間、生命與知識的隱喻載體——這一切都像中國文化意義上的“世外桃源”。
法國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在PSA展廳
近日,PSA當代館攜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呈現伊貝爾的個展《從山谷中來》,展覽匯集了這位法國藝術家的70余件代表作,其中包括他為上海特別創作的20余件新作。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廳
把一座“綠色山谷”搬來上海
一踏入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人”的存在感便撲面而來,兩層樓的高綠色充氣的巨型“伊貝爾泰迪”,作為藝術家的自畫像,屹立于展廳中央。藝術家巧妙地將地面的裂縫轉化為繪畫的脈絡,從巨像向四周延展。綠色的伊貝爾泰迪站在美術館中央,涌動著知識、思想與構想,滋潤著整個空間。其余的造像名叫“伊貝爾英雄”,它們環繞于林間空地,各有站姿和使命。
法布里斯·伊貝爾的山谷《“山谷”景色》靜幀,拍攝于2024年9月?奧利維耶·朗貝爾
自上世紀90年代起,藝術家伊貝爾在法國旺代鄉村周圍播種造林,孕育出一片自成天地的森林。這片林地激發了他后續藝術創作的靈感。他在這片農地上撒下約30萬顆種子,數十公頃的茂林由此化作一件藝術品。他常將自己的藝術實踐比作有機生長:“我播種樹木,如同播種符號與圖像。我撒下可見的思想種子,它們生根發芽,我不再是主人?!?/p>
法布里斯·伊貝爾在景德鎮為上海地鐵陸家嘴站創作瓷板繪畫,2024年
作為藝術家、詩人、教育家,法布里斯·伊貝爾以豐沛的創作定義自我。他的作品涵蓋繪畫、行為藝術、裝置,不拘界限,將藝術融入數學、神經科學、農林學、歷史、天體物理學,以及愛、身體與物種進化。在上海,播種、生長、協作與啟思構成了他的展覽核心?!拔业淖髌啡缧攀梗瑥纳焦葌鬟f未來的憧憬。”法布里斯·伊貝爾說。
《寶藏》,2012—2022年,布上油畫及炭筆,210×300厘米。?法布里斯·伊貝爾。圖片?馬克·多馬熱
“上海富饒的水域讓我想起文明誕生”
現年65歲的法布里斯·伊貝爾是在歐洲享有盛譽的藝術家,1997年榮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2018年榮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當聽說有觀眾把他的“山谷”類比成中國的“世外桃源”時,他補充解釋,山谷的風景永遠不會完成,它是一本“萬物之書”,與世界上其他藝術家正在創造的地方鏈接起來——它更像一座分享知識的學校,每個人都可以從這片風景中汲取養分,重塑自己的生活。
工作中的法布里斯·伊貝爾。?夏爾-亨利·佩桑/Lumento
法布里斯·伊貝爾第一次來到上海是15年前。他回憶自己看到了一個生命誕生的地方。外灘和富饒的水域,讓他聯想起文明的誕生。他立刻將上海與他的童年山谷聯系在一起了?!跋肫鹉切﹣碜猿鞘械穆每停梢栽诘罔F中看到森林的景色,這對我而言是一種象征?!?/p>
伊貝爾所創造的瓷板畫作品《城市·森林》和《友誼》,去年11月落地陸家嘴地鐵站,紀念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象征兩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法布里斯·伊貝爾在上海陸家嘴地鐵站的瓷板畫作品《城市·森林》
法布里斯·伊貝爾在上海陸家嘴地鐵站留下作品《友誼》
“美術館是學校,我在‘黑板'上邊教邊畫”
繪畫是法布里斯·伊貝爾每個項目的起點,在工作室的大型畫布上,他提出假設,拼接想法,發明形式,玩味文字:“自開始繪畫,我用大量的水與極少的顏料,造就奇妙效果,畫布輕盈無比?!痹趧撟髦弥?,他隨想象流轉,記下一句詞語,繪一幅形象,或粘上一件物件。為了上海展覽,法布里斯·伊貝爾去了瓷都景德鎮,全新創作的一批瓷板畫在展覽中亮相。
PSA展廳
展廳中,40余幅畫作及創作于景德鎮的瓷板繪畫置于帶輪支架上。伊貝爾邀觀眾落座,閱讀、學習,探問他構筑的智趣世界:自然、宇宙、數學、建筑與詩歌。他覺得,美術館就是理想化的學校,畫布就像教室的黑板,那里可以呈現課本以外的世界。在他的黑板上,文字、圖像和箭頭等符號構建出視覺句法,呈現出一個個假設和寓言,分享山谷孕育的別樣學習之道。
伊貝爾認為,美術館就是一座理想化的學校,畫布就如同黑板
基于“從山谷中來”所倡導的藝術理念,展廳是森林、是學校,展覽每周的“山谷課堂”“山谷實驗室”與“神經漫游”慢觀看等公教活動,帶來伊貝爾藝術與知識的多維體驗。一系列講座由法布里斯·伊貝爾作品中涉及領域的專家主講,通過匯聚哲學家、建筑師、數學家、神經科學家、醫學人類學家、進化生物學家,以及致力于可持續農業、本地植物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的實踐者,與觀眾一起孕育出多元化的知識形式。
PSA展廳
展覽將持續3個月,綠色的“伊貝爾泰迪”還將和上海觀眾邂逅于上海國際花展和辰山植物園。上海展覽結束后,伊貝爾將把中國“山谷”的修行成果帶回法國,續寫跨文化與地域的思想交融。
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外觀
原標題:《法布里斯·伊貝爾:看我寫的法式“桃花源記”》
欄目編輯:江妍 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來源:作者:樂夢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