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家口至瓦日(兗石)鐵路聯絡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告在項目沿線政府網站開始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項目環評報告即將進入批復階段,將爭取在年內開工建設。
《環評報告》重點內容如下:
1、項目建設背景
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以下簡稱“董家口港”)是我國大宗散貨集散和能源儲運中心之一,是全國一次性規劃面積最大、泊位布局和功能最全的港區,也是山東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為解決董家口港鐵路集疏運能力不足問題,國鐵集團已將董家口至沂水鐵路納入 2023 年“補網強鏈”重點項目,項目可通過連接瓦日鐵路、新菏兗石鐵路,實現董家口港與京滬、京九、京廣、太焦、焦柳等鐵路的銜接,全面打通董家口港后方通路,對建設山東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群具有重要意義,是支持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雙向開放橋頭堡、全面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
本工程已列入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及《國鐵集團關于印發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鐵發改〔2024〕69 號)。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5年省重大項目名單的通知》(魯政字〔2025〕5號),本項目屬于山東省2025年省重大項目。
2025年2月,工程設計單位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工程初步設計鑒后修改文件,據此編制了本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
董家口至瓦日(兗石)鐵路聯絡線總體方案示意圖
2、項目概況及主要工程內容
本工程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日照市、濰坊市、臨沂市境內。線路起自青鹽鐵路草橋村線路所,向西經青島市、濰坊市、日照市,接軌于膠新鐵路五蓮站,五蓮站至梅家埠站段對既有膠新鐵路增建二線。
全線正線長度195.933km,其中草橋村至五蓮新建線路長度62.203km,五蓮至梅家埠段增二線線路長度133.77km。
工程正線位于青島市境內18.2km,濰坊市境內26.11km,日照市境內65.064km,臨沂市境內86.56km。
新建枳溝聯絡線、莒縣至沂水東聯絡線、臨沂東至沭埠嶺北西聯絡線、兗石線至膠新線東南聯絡線,合計長度約33.923km。
對董家口南站及相關工程、膠新線莒縣站、兗石線至膠新線聯絡線等進行改建,改建聯絡線長度8.703km。
工程全線正線設車站10座,分別為桃林鎮站、五蓮站、桑園站、莒縣站、沂水站、沂南站、湯頭站、臨沂東站、臨沂南站、梅家埠站,其中桃林鎮站為新建站,其余車站為膠新鐵路既有站改建,另封閉膠新鐵路中至站、嶠山站、青石嶺站、楊家坡站、太平站5座會讓站。
正線橋梁長度50.795km/111座,占比25.92%;路基長度136.11km,占比 69.47%;隧道長度9028km/9座,占比4.61%。
正線軌道按一次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設計,正線主要采用有砟軌道,長度大于 1km的隧道內鋪設雙塊式無砟軌道結構,有砟軌道和無砟軌道結構之間設置過渡段。
本工程草橋村至五蓮新建段僅開行貨運列車,雙線,電力牽引,設計標準 100km/h;五蓮至梅家埠段增二線段為客貨共線,雙線,電力牽引,設計標準 120km/h。
項目總占地867.54公頃,其中永久占地708.23公頃,臨時占地159.31公頃。工程概算總額為175.8億元。總工期為2.5年。
3、主要環境問題及環評報告結論
項目共涉及160處聲環境敏感目標,其中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等特殊敏感點17處,居民住宅143處。
沿線共涉及濕地公園4處(湯河國家濕地公園、沂沭河國家濕地公園、莒縣北溪省級濕地公園、山東莒縣沭河國家濕地公園),森林公園1處(山東密州國家森林公園);文物保護單位12處(齊長城遺址、泉上屯遺址等);飲用水源地保護區2處(仕陽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沭河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6處。
工程符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國家產業政策。前期研究工作過程中深入貫徹了生態保護的理念,工程建設及運營主要帶來生態、噪聲振動、水、大氣、固廢等影響,通過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強化施工期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可得到有效控制或緩解。
本工程是一項符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工程,本工程建設可行。
董家口至瓦日(兗石)鐵路聯絡線平面圖
來源:鐵道建設規劃
編輯:張珊
審校:彭婷
值班主任:王宗敏
盡在“日照日報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