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春和景明。近日,氣溫回暖,成都人春游的熱潮也接踵而至,踏青、徒步、露營等戶外活動在社交媒體上不斷刷屏。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清明小長假期間,踏青賞花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18%,露營搜索量同比增長132%。
戶外“微度假”攪動著春日消費市場,紅星新聞記者采訪部分露營基地發現,進入春日,成都逐漸掀起了露營熱潮,有基地清明小長假接待超千人;還有基地為進一步吸引客流,推出了異寵互動、篝火晚會、煙花秀等新玩法。
清明假期迎來客流高峰
三天接待超千人
“露營就是從城市的禁錮中逃離,獲得自由感的活動。我們營地設置在距離市區約40分鐘駕車路程的崇州市,客戶以年輕群體和親子家庭為主,主要提供天幕、桌椅等硬件設備,同時還有烤肉、下午茶等餐飲服務。”狐河·渡邊森林營地負責人濤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營地服務時間分為兩個時間段,從早上的十點到下午五點半、從下午兩點到晚上九點半,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
林間的自然環境,是營地的特色之一。記者看到,水杉林冒出了綠芽,顧客們搖著船槳在水面上玩起了皮劃艇。“營地里有小溪流,水很干凈,也比較淺,非常適合小朋友來玩。”成都市民陳依依帶著家人前來營地玩耍,“對大人來說可以拍照打卡,對小朋友來說,也可以與自然親密接觸,獲得與城市生活不一樣的體驗。”
濤哥告訴記者,隨著天氣逐漸和暖,市民們外出露營的意愿也更加強烈,今年的清明小長假,營地的客流量就顯著上升,“露營基地的生意與天氣緊密相關,天氣好的話我們一天能接待五六百人,天氣稍差一些就是一百多人,客單價為178元。但一般而言,為了提高客戶的體驗度,我們都會對進入基地的顧客人數進行控制。”
野咖·輕奢露營地負責人仲飛運營營地已經四年左右,在他看來,成都的年輕人多、露營市場也很大,“去年的12月31日,我們營地一天的客流量就達到了上千人。今年清明節假期,日客流量最高達五六百人,整個清明節小長假接待了超千人。”
“露營市場熱度很高。對于市區里的‘打工人’來說,既想在戶外玩,又不想去太遠的地方,因而城市露營地就成了很好的選擇。”城市星野露營地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營地位于雙流中和濕地公園,今年的生意很不錯,清明節期間也接待了千人左右。”
篝火晚會、異寵互動、煙花秀……
成都的露營市場涌現出新玩法
野咖·輕奢露營地負責人仲飛認為,露營基地作為新興行業,是傳統餐館和農家樂的“升級版”,但營地不能只提供餐飲的單一服務,而要提供更多“場景+”的體驗。在成都,他明顯感受到了這種市場趨勢,“露營基地這種消費形式起初是從江浙地區興起的,而成都市場則賦予了它更多新玩法和特色,關鍵詞就是‘因地制宜’,例如,靠近水域的營地就會發展出帆船等玩水項目,貼近自然的就會以親子教育活動項目為主。”
在他看來,情緒價值也是關鍵詞,“‘露營+’場景的拓展,也是讓消費者為‘悅己’買單。”與普通的營地不同,野咖輕奢露營地主打“夜場經濟”,“我們以篝火晚會、歌手駐唱、煙花秀為特點,為年輕人提供情緒價值和社交的場所。”
“營地通過打造‘野’‘趣’和‘自在’的環境讓都市的年輕人釋放壓力,滿足快節奏生活下的情緒價值。”狐河·渡邊森林營地負責人濤哥表示,近年來,成都的露營基地不斷涌現,新玩法、新亮點成為營地持續吸引消費者的舉措,“比如,營地有一只小狐貍,是狐河的‘團寵’,很喜歡與客人互動。我們還在現場提供狼人殺、飛盤、羽毛球、兒童蹦蹦床等游玩設施,晚上還會播放露天電影、發放煙花棒等,豐富消費者的游玩體驗。”
LaLaLand日落半島露營地負責人郭旭是北方人,從內蒙古來到成都發展,“從3月底開始,選擇露營的消費者就多了起來。今年我們共接待了近兩千人,主要提供圍爐煮茶、娛樂游玩等基礎服務,還有免費的趣味游園活動,比如投壺、套圈、飛盤投擲等。”
在他看來,成都是一個很有趣的城市,每到出太陽的日子,草坪上就會“長”滿了成都人。也正是這種閑適、自然的心態,讓露營這種戶外活動成為了不少成都人的“心頭好”,“成都的人口數量很多,消費能力很不錯,這也給了我們在成都發展的信心。”
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