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貿易局勢風云變幻,關稅政策成為影響各行業發展走向的關鍵變量。
據財聯社報道,我國航空器領域2024年124億美元進口中有一半來自美國,而大額加征關稅也為產業國產替代按下了 “快進鍵”。
在此背景下,在航空器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有望重塑我國航空產業格局,在行業變革中搶占先機。
圖片
本期通過梳理在航空器領域的相關公司,篩選出在航空器領域有核心技術,有望加速國產進程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參考。
注意:以下內容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學術研討。
第一家:航發動力
主營業務:航空發動機、外貿出口轉保等業務
國產替代:掌握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各類航空發動機產品是國產化的核心動力設備,在軍用和民用航空器領域都實現了對進口發動機的替代
公司亮點:國內航空發動機領域龍頭,是少數能夠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的企業之一,并擁有完整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第二家:航發控制
主營業務: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控制系統、國際合作業務、控制系統技術衍生業務等
國產替代:掌握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控制系統的核心設計技術,能夠根據不同型號發動機的需求,設計出高效、穩定、可靠的控制系統,實現國產化替代
公司亮點: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制技術處于同行業領先,公司擁有有效專利近700項,業務覆蓋零部件生產、系統集成、售后服務的全產業鏈環節,與國內外多家航空企業長期合作。
第三家:中直股份
主營業務:航空產品及零部件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航空科學技術開發與咨詢服務等
國產替代:研發制造的運12和運12F系列通用飛機科替代部分國外同類通用飛機,AC系列民用直升機逐步在國內民用直升機市場替代國外產品
公司亮點:是國內直升機制造業中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產品系列最全的主力軍,是能研制大、中、小三類直升機的少數企業之一;曾獲“上市公司成長百強獎”、“金質量獎”等。
第四家:中航機載
主營業務:航空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國產替代:在C919大型客機、AG600 水陸兩棲飛機等國產民用飛機中,其研制的飛行控制系統、組合導航系統等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另外其電源系統、燃油系統、液壓系統等航空機電系統產品,也逐步替代了進口產品
公司亮點:航空記載電子設備領域領先企業,具備較強的新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在航空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五家:洪都航空
主營業務:教練機系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國產替代:其CJ6初級教練機、L15高級教練機等,實現我國教練機自主供應,滿足國內飛行員培養需求;并承擔大飛機部件研制生產,實現國產大飛機關鍵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公司亮點:依托航空工業集團,發揮 “廠所合一” 機制優勢,教練機在國內外競爭力強,能滿足不同階段飛行員的訓練需求。
第六家:中航光電
主營業務:中高端光、電、流體連接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
國產替代:其多系列連接器相繼進入商飛QPL目錄,為C919、AG600重大型號配套供貨,包括各系統設備外部接口連接器、EWIS 系統等,成功實現國產化替代。
公司亮點:是國內最大的軍用光電連接器制造企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主持或制定國內外標準近千項,獲得23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
第七家:中航西飛
主營業務:大中型飛機整機及航空零部件等航空產品的研制、批產、維修及服務
國產替代:是國產大飛機以及新舟系列飛機等多個型號的機身、機翼等關鍵核心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實現了這些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公司亮點:我國軍民用大中型飛機整機及航空零部件企業,備自原材料采購、制造、檢測、總裝及交付的全流程制造能力,擁有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八家:寶鈦股份
主營業務:鈦及鈦合金的生產、加工與銷售
國產替代:為我國航空領域提供了大量的鈦及鈦合金材料,實現多種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替代;如為國產大飛機C919提供鈦合金結構件、緊固件等,替代進口產品
公司亮點:是中國最大、實力最雄厚、產業鏈體系最完整的鈦合金專業化科研生產基地,主導制定我國鈦領域 90%以上的行業標準,被評為 “中國馳名商標”。
第九家:西部超導
主營業務: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國產替代:自主研發三種損傷容限型鈦合金棒絲材,應用于新一代戰機、大運飛機、國產大飛機等領域;補齊我國先進航空發動機高性能高溫合金“短板”,實現國產替代
公司亮點:國內超導領域龍頭,依托 “超導材料制備國家工程實驗室” 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承擔各類科技項目百余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國工業大獎等。
第十家:航天環宇
主營業務:航空航天領域的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和衛星通信及測控設備的研發制造
國產替代:完成了 C909、C919各型飛機的機身、機翼、平尾、垂尾等關鍵工藝裝備的交付,實現關鍵工藝裝備的進口替代
公司亮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多項技術國內領先,與中國商飛成立合資公司湖南飛宇航空裝備有限公司,專注經營航空工藝裝備。
航空器是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體現,航天領域也被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寫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
隨著國家持續加大對航天領域關鍵技術的支持力度,上述企業有望迎來研發資源匯聚、市場拓展加速的黃金發展期,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