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香港“中華文化節2025”主辦方,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媒體簡報會,介紹本屆文化節的重點活動及安排。南都、N視頻記者獲悉,“中華文化節2025”將于今年6月至9月舉行。超過280場表演藝術節目將在本屆文化節得以呈現,另外也會有多場電影放映、展覽、社區和校園活動同期舉行。主辦方也邀請了多個內地頂尖藝術團和藝術家來香港演出并進行文化交流。
4月7日,香港“中華文化節2025”主辦方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媒體簡報會。
主辦方指出,本屆中華文化節讓廣大香港市民和旅客有更多機會欣賞各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項目,并助力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弘揚中華文化,提升市民的國民身份認同及文化自信,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特區的傳承、轉化和發展。
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是本屆中華文化節的開幕節目,由國際著名編舞與視覺藝術家沈偉執導,是一部將中國傳統詩詞文化與當代藝術語言和審美理念緊密結合的創新作品。劇目將現代舞蹈融合詩詞、國畫、書法、篆刻、古琴等多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細膩解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意念和家國情懷。
香港的老、中、青三代粵劇演員分享演藝感悟與心得。
此外,“中國戲曲節”是“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今年將精選6場高水平節目,涵蓋粵劇、京劇、越調、秦腔、越劇和昆劇。其中,香港老中青三代演員將傾力演出,選演多個取材自《三國演義》的經典劇目,其中包括由粵劇名伶阮兆輝擔任藝術總監的《三氣周瑜》和《長坂坡》。戲曲節期間也會舉辦多項免費相關活動,包括藝人談、大師班、講座、后臺導賞活動、示范演出和展覽,讓大眾有機會深入了解戲曲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和制作茶葉的國家,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的“中華文化節”特設“茶文化”系列活動。
西安特色戲曲劇種“秦腔”在香港的舞臺上演。
另外,西安是本屆“中華文化節”的焦點城市,這座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蘊深厚,保留大量秦、漢、唐等朝代的珍貴歷史文物。文化節將西安極具代表性的戲曲劇種“秦腔”帶到香港,由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優秀演員演出經典名劇《周仁回府》,以寬音大嗓傳承忠義精神。
除了舞臺演出,文化節期間也會舉辦多項電影節目。“秦漢文脈影里尋”精選八部以秦、漢兩代為背景的香港電影,并以冼杞然導演的《西楚霸王》(1994)(4K數碼版)揭開序幕,而“粵劇電影欣賞:關羽傳奇”放映的五部粵劇電影中則有難得一見的彩色片《關公千里送嫂》(1957)。戲曲節的“戲曲電影欣賞”以“三國戲”為主題,推介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多部經典戲曲電影。此外,導演楊凡的新作《過年》(2024)將在香港首映。
香港“中華文化節”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呈獻,并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轄下的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弘揚中華文化,以提升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同時吸引并匯聚內地和世界各國頂尖的藝人和藝團來港交流。
采寫/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肖遙 發自香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